杂文
创作需要灵感,生活也需要灵感,好像不管是关于什么的…
曾记得李健曾在一次专访中说到,好的作品,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感性是灵感的来源,经过理性加工,才能成为作品。
但也许那些感性的灵感多来自于好的东西,它也许更会产生激进吗?…
看《中国文脉》,被它里面的文字吸引到,是的,作者余秋雨,我想他把美学的语感放进去了一部分,所以,即使是文,再到脉,也能读到停顿中的意味深长,再细说,每个字,标点符号表示的停顿长短,快慢,都能推敲吧,这是感染人的地方。
从过去到现在,也许在以后的未来,人们都还在寻找一种能对时间免疫的方法,比如用文字,比如用语言声音,比如用摄影图片,记录当下的感觉,记录当下的人,记录当下的事,然后未来的某一天,拿出来,它也可能会是创作的灵感。所以,发现,记录是一个挺好的方式。
在绘画里,是把简单的线条,交叉重叠,然后构成了图,需要色彩,还要一些想像。摄影反过来了,它需要你把看到的东西,看成分层的平面,简化成初始化的线条,形成构图,能够从单薄平面里看回厚实的立体。只是它们一样都需要光,都有明暗,都有黑白色,都有彩色,但好像也能相互间取灵感。
好像一个坐标系,多一个角度,像多构建了一个向量,是能多看到事物的一面。也许也能是灵感来源的一面。
文化渐渐走到了文化商品,好像已成为了商业大潮的需要,好的方面是在,在文化不能接轨的流动里,能有平台让更多人去了解你的文化,也可能能去影响他人。但也希望这样一种方式,不会让文化变得单薄,而仍然是厚实,我们需要坚持的是这一个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