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评价成才,以为没人知道他的想法,可屋里这三位恐怕没一个不知道他想什么要什么。他是望月猴,攀枝上瞪着月亮琢磨,我要上,有多高我爬多高,可他不懂他得先着了地,做成了人,造了火箭飞上去。我等着他着地的那天。
钢七连,是成才的出头之处。在那里,热血战士追求卓越,争当士兵里的佼佼者,却又相互扶持,以“不抛弃不放弃”为信条。钢七连,是士兵的理想国。成才置身其中,处处努力表现,短短时间就成为了班长的宠儿,连长口中最优秀的“天马”。
或许受家庭影响,他的交际方式成熟而圆滑,塔山、红河、春城,三种香烟,三张假面。他坚信“人往高处走”,所以在机会来临时他抛弃了他的连队和战友,断然选择去红三连,升士官。看着连长震怒失望的眼神,他仍然斩钉截铁地说:“连长,我要去别的连队。”临行之时,昔日费心结交的战友无人相送,只有三多,那个与他一同从下榕树出来,一直被他叫做三呆子的傻瓜,陪伴他走完从七连到三连的最后那段路。
在大雨滂沱中,他流着泪,却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他很彷徨,第一次感觉迷失了方向。他如愿以偿地去了红三连,当了班长,也升了士官,可是除此之外诸事不顺。草原五班的李梦被团部看中调走,而他则填补了李梦的空缺。草原五班成为了他心中的恶梦,而被他放弃的钢七连,成为了他怀念的梦。
去参加A大队的选拔成为了成才摆脱恶梦的唯一机会,他拼了命地想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因而他比任何一个参训者都要坚定。他知道在如此残酷的选拔中,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胜出,所以他主动与伍六一和许三多结盟,成功的闯到最后关头。我以为,这会是他改变的开始。然而我还是失望了。在他抛下受伤的伍六一独自跑向终点的时候,我看到了袁朗墨镜下的鄙夷,他与始终不肯抛弃队友的许三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悲剧已然埋下伏笔。
诚然,成才没有许三多真诚,但不可否认的是,成才比许三多有更强的适应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果不其然,勤奋努力又懂得察言观色的成才,在A大队的试训里同样一帆风顺。面对袁朗这样的魔鬼教官,他竟然能够成为全队被扣分最少的一个,由此可见,他的适应性是所有参训者中最强的。我有些许的高兴,也许,拥有了一个可以展示的舞台,他最终可以敬开心扉,用真诚去对待他的每一位队友。
成才愤怒、不解,他质问袁朗为什么,却在袁朗反问的时候,偏偏想不起属于钢七连最重要的那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这是钢七连为之骄傲的六字真言,也是钢七连的精神内涵。袁朗即便是带领队员在对抗中把702团打败,却始终对拥有这份骄傲的钢七连及那只铁甲老虎高城有着一份尊敬。他信奉强者为王,却不会耻笑用尽气力努力追随这份荣誉的每一个钢七连的士兵。
而我却是喜欢成才的。自负其能,以为不断攀升就是成功,把所有可以利用的人或事物都当作是跳板用以达成自己想要的那个目标。他不是不努力,他只是过于只考虑了自己。可是相比许三多单纯得近乎理想化,成才更像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你、我、他。
喜欢不代表认同,正如袁朗说的那样,我认可你的能力,却不会想要一个这样的战友,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因为利益而背叛你,所以我对袁朗拒绝成才同样是理解的。
人生就是这样,你以为已经到达谷底了,好不容易有个看似回升的机会,殊不知原来是镜花水月,总希望否极泰来,却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我看着许三多,感慨着他的坚定,看着高城跟袁朗,为他们的成熟魅力折服,唯独看着成才,很是心疼。他笑,他哭,他的每一个眼神和沉默,都有着成长的味道,像极了在人生路上不断磨砺棱角的我们。
成又回到了草原五班,那个他曾深恶痛绝的地方。成才是个明白人,袁朗的一席话使他幡然醒悟。他在那个几乎荒无人烟的地方,重新审视了自己,学会了面对失败,学会了与孤独相处,也学会了珍惜。当他再次站在袁朗面前的时候,他已经脱胎换骨,把“不抛弃不放弃”烙在了心上。
“如果这是你的路,你愿意来老A吗?”袁朗最后说出的这句话,让成才喜极而泣。成才不容易,在未来,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条路,他不再孤独,他会和他的队友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