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亲人的痛很多人都经历过。在家里年长的长辈们离世时,亲朋好友都会来送上一程。告别会是充满哀伤的,我们遵循着既定的步骤向逝去的亲人告别。我参加过家里几位先辈的追悼会和入土仪式,当人群散去时,最伤痛的是逝者的至亲,依然是日复一日的思念。往后,每年的清明会去扫墓,供上鲜花、冥币、并祭上先人爱吃的食品。
我去为我的外婆和外公扫墓时,也能见到曾祖父母的墓,我很想知道我的曾祖父母的信息,但我只能从长辈们那里听到只言片语,而随着长辈们年事已高或已仙去,这些尘封的故事也就永久尘封了。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身在海外的自己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心中一直都内疚不已,也似乎一直无法直面父亲已经离去的事实。两个月后回来,阴阳相隔,依然悲痛不已。
我虽是无神论者,但我更愿意相信一个人真正从这个世界离去是在现实世界里已经没有人能记得他/她了。那么,像老子、孔子这类有大量记载和被纪念的人是否一直在这个世界的某个维度里永生了?我们安葬亲人的骨灰并立碑纪念是否也是为了永久地留在这个世上?
除了入土为安,立碑纪念,我更希望还能像那些从古至今被记载和传承的,更加具象的纪念,可以是一段传记、一集照片、一段视频,并永久传承。
我们都希望留给后代很多具象的实物类的东西,比如祖屋、比如古董(金银珠宝、器皿等),但这些具象的事物在后代之间的传承往往是复杂和甚至是不可靠的。现代社会每个人有着大量的数字资产,类似微信、博客、抖音、油管等大量的社交网络账号下的数字信息。如果这些账户的主人离世了,那么这个账户是否就关闭并且之前的文字、图片等信息都统统被删除了?是否能够让亲朋好友继承和处理这些账户内的内容?
或者能够有数字化的时光胶囊这样的空间,可以存放这些个人的数字信息,并能够传承给后代去访问这些内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当我们纪念亲人时,不再是清扫冰冷的墓地,而是能够继续清晰地回忆起先人们当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