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家长会。小菲这次的班里更换了四位老师,一般情况下,高三阶段临时换老师的现象不多见。听说隔壁班家长闹的很厉害。四班这边静悄悄的。今日开家长会,利用二十分钟的讲解,新任班主任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新上任的老班是西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四十岁左右,朴素,简洁,温婉又不失优雅。用PPT把自己跟这个班的缘缘很接地气的介绍了一下。然后用“盘点——分析——行动”三部分,告诉家长她今年的工作思路。赢得家长的认可和阵阵掌声。
按说小菲这个班,进入高中的分数是全校最高的,到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级的成绩平平,并没有显示出入学时的优势。家长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也多少了解到一些班级管理情况。小菲也偶尔流露出一些不满。我能理解孩子们的心理,她们虽然年龄不小,毕竟还是个孩子,自理能力有些不够,而且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比比其他班,一次一次没有名列前茅的表现,孩子们也有些泄气。
菲麻也急,但不能在孩子面前急。她告诉小菲,菲麻觉得,班级同学都那么渴望出成绩,希望自己的班在年级里表现优秀,也看到每个孩子们也在努力适应班里的环境。有人带着往前走的确很好,没有人带着,也是考验你们自觉性的时候,毕竟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
小菲有时候能听进去,有时候不置可否,耸耸肩,表情很无奈的离开。
这样不瘟不火的两年过去了。
晚上菲麻陪小菲聊天,问小菲这周仅仅四天,有没有感受到班里的细微变化?
“变化还是暂时没有,不过,大家早上都安静的上自习,而且期待着上语文课。做啥事,好像很开心。”
“这就是变化!”菲麻说。菲麻给小菲布置了一个任务:这周不光要自己学习,还要观察周围同学们的学习有没有变化?回来告诉菲麻。
“好啊。好啊!”小菲愉快的答应着。“这么快都十分钟了,我再做几道题。”小菲调皮的走开了。
很多事,很多时候,我们个人不能主宰,但我们要相信一个事实: 每个人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他们的安排,自有他们的考虑,一切都会有它存在的理由。
这也是老祖宗所说的“事缓则圆”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