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借不能读也
古时候,穷孩子想要摆脱贫穷,必须参加科举考试,但又没书,只好问有钱人借。借书必然有时间限制,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完书,这应该就是最古老的刷书了。
当今社会,速率成为了主流。快还不行,你得有质量。保证质量的前提是你有足够多的积累,且速度还不能慢。这就是阅读经验。
阅读经验分两种三个派别:热爱读书派,职业派,热爱读书职业派。
职业派
他们刷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平常人与专家、高手的区别就在于,平常人对于一件事情往往只看到表面,只能说出个大概。而高手、专家可以深入到骨髓,说出事物的本质核心。高手,专家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样遇到一个题材与内容的时候,就能快速组织高品质的文章。这种人大都为大学的教授或者品牌签约作者。
热爱读书派
他们刷书的理由就只有一个,就是热爱。他们享受着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疲劳感,乐此不疲。一天一本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呼吸空气一样理所当然。
热爱读书职业派
他们大都天生骄傲,骨子里有一种看不起人的味道,一旦看到一些庸俗的书,嘴里马上蹦出一句“垃圾”,手一甩就飞进了垃圾桶里。他们可以一天一本的刷,也可以一天五六本的刷。他们大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本书中只提取所需要的精华,不需要的,则略过。他们提取的方法自成一家,从不告诉他人。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乐意分享的人。
当然,刷书也是有方法的
明确目的
在看书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通过阅读能获得什么,应该避免什么。否则到最后就是囫囵吞枣,感觉自己懂了,其实什么都没学到。
限定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你的注意力,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书上。这个时间不需要很长,但不能少于10分钟。研究表明,人如果分心后平均需要25分钟才能让心思回到手头的工作上。更值得注意的是,加州大学的Irvine发现,自己的同事往往只干了11分钟就开始分心。当我们决定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情上面时,往往很难再对之前的技能保持同样的激情和专注。
扫读
一眼要看几整行文字,抓住所读文章的系统和脉络,寻求所需的内容。它是一种高级的阅读方式。高尔基就是运用了这种纵阅横览的扫读法,每翻一页就像下台阶似的从上到下的垂直看,读完了多的惊人的书籍。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快速的翻阅书中每一页,每页停留的时间几秒钟就行。
挑读
进行到这个过程一般性是已读完一本书,哪些你感兴趣,哪些你想去花时间读,你也可以做决定了。往往这个过程是最激动人心的,慢慢品味着作者独具匠心的知识点。
总结
其实议论刷书的快慢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关键在于筛选重点,高效的去学以致用。刷书的意义是让你去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用不多的时间,学到对自身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