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们国人最熟悉的日本作家一定是东野圭吾,东叔的书几乎摆满了各地书店最显眼的地方,而要想找一个影响力堪比东叔的日本作家,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想起村上春树。
村上在国内爆火,要比东叔早很久,一本《挪威的森林》,即使你没看过,也一定听过这个名字,唯美而又忧伤的恋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不过今天想和大家看的这本书是东叔另一本耗时七年的长篇巨作《刺杀骑士团长》。
这本书对于我们国人有非凡的意义,因为它将日本政府一直不敢承认、不愿面对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明晃晃地搬到了明面上,正因如此,这本书还曾遭到日本右翼的激烈反抗,甚至在日本国内掀起了反村上的浪潮。
但大浪淘沙,留下的只有真实。书中涉及“南京大屠杀”的笔墨并不多,但对此的见解,村上甚至要比我们一般的中国人更加深刻。
书里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死去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少?村上回答:“10万或是40万有什么区别吗?”
振聋发聩,是这样的。难道我们只是因为三十万这个数字才去纪念这个死难日吗?重点不在于数字,哪怕只有一个人丧命,罪行也不会由此而抹去。
要是仅仅只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相信不会有太多人愿意去读,近痛情更怯,不是每个人都有直面苦难的勇气。所以大多数人给这本书的标签是“治愈之书”。
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烦恼,男主人公遭遇中年危机,妻子出轨,同时又失去了对事业的兴趣。与男主相反,书中男主在搬到远离都市的山中居住时,认识了一个神通广大的邻居免色,免色独居在山中别墅里,无需外出,在家里工作就可以腰缠万贯,这样的生活都要让人羡慕死了,但即使这样,免色也有自己的烦恼,在亲情面前缩手缩脚。
正是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让书里的人物多了一些烟火气息,像个凡人一样,有各自的烦恼,这些烦恼不需要别人理解,因为与人无关。
小说治愈的过程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由一幅名为《刺杀骑士团长》的画,引起后续的情节,在男主一系列我们可能并不理解的行为中,内心得到了治愈,情节虽然有些荒谬,但治愈的功力丝毫未减,从书里的只言片语我们就可以体会得到:
任何事物都有光明面。哪怕云层再黑再厚,背面也银光闪闪。
每次想到他们,我就像眼望连绵落在贮水池无边水面的雨时那样,心情得以变得无比安谧。在我的心中,这场雨永远不会止息。
“确切无疑的事,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我说,“不过至少我还能相信什么。”
不必担心,时间会解决一切。对于有形之物,时间是伟大的。时间不会总有,但只要有,就会卓有成效。所以,尽管满怀期待就是!
纵然凡庸,也无可替代。
世界似乎逐年沦为麻烦场所。
仅仅是这些话,就已经很给人力量了,看不太懂情节反倒不怎么重要了。
不过大多数人想必还是喜欢情节性强的小说,侦探推理小说大火的原因也多半在此,东叔的小说读起来很少会觉得枯燥。可看这本《刺杀骑士团长》的时候,经常会陷入不知所云的境地,而且这又是部大部头的巨作,往往看到后面,前面就已经忘了个差不多。
正因如此,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并不高,不过太考虑别人对一本书的评价,往往就无法再公正地看待这本书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喜欢一本书,即使批评的声音再多,但于己而言,这确是一本好书,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