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超越父权传统中普遍的性别认同,让无意识层面“阿尼玛”自由涌现出来。这一过程,让男性的角色更丰富。
青年时代
为了成为世界眼中的“男人”,压抑自己的情绪、痛苦,恐惧,愤怒,眼泪、需要、向往。排斥女性(特征),与自身女性特质作斗争。
这个点想到了,我们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对待我们家里的男孩子。允许他们哭泣,嗲声嗲气,表达生气和恐惧,你有万般特质,那都是你。这个世界需要你成为的男人,只是你的其中一面。家庭是守护男孩子丰富性的坚强堡垒。
对比中年
男人开始学会面对、表达、处理自己的情绪,成承认接受女性的指引,开始有柔情涌现。开始丰富起来。
青年到中年如有这样的转变,中间过程必是痛苦的。可能是与妻子无数次的冲突,可能是亲子关系无数次的碰壁,这中间男人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从这个角度想,忽然同情起我家那个大男人。
再想我的部分,我怎么能完成成熟的转变呢,我是他冲突中重要的一员,如果我退缩,家庭受伤占线应该会拉更长吧。自我成长不是你读了多少书、上了多少课,是需要迭代认知落实到行动上,脑袋里有了新的不一样的路径,再指导新的行为。
勇敢一些,捡起自信和“阳刚”,做一只温柔的鹦鹉,用爱做武器和男人“对垒”。他们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