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留意日常生活就会发现:
人是一个目标机器,一旦设定目标,全部的身心都会朝着目标走,甚至会不知不觉下意识的朝着目标走。
但是如何设定目标却是个大问题。
最为严重的情况是:
1.不设定目标;
2.或者下意识的设定错误的目标。
这篇文章谈第二个问题:
如果将自己的目标设置成为“表现目标”,那么后果会很严重。
但如果把行动的目标设置为“学习目标”那么你一定会成长,而且会有意外的收获。
1,好面子追求“表现目标”,想要成长就必须追求“学习目标”
在一系列的独创性实验中,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发现对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的担忧会阻碍我们学习一些新的不熟悉的东西。
起码,在我的人生经验中就是如此。例如,我曾经是多么惧怕参加英语角啊。当然,我曾经在英语角中收获太多。
当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他们所谓的“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s),他们就有动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价值的特质(如聪明、谦虚、很好的价值观),他们还希望找到与他们有着同样特质的人来证明自我形象的价值。相反,如果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s),他们就会有动力去发现自己当前拥有的有价值的特质。
说白了,好面子就追求表现目标,而想要成长就必须追求学习目标。
关注“表现”或“形象”的人更偏爱那些能帮助他们建立好形象的任务,而不喜欢帮助他们成长的任务,并且他们认为好的“表现”能展现自己非常清晰的领导力。因此,卡罗尔的研究表明这类人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不会想办法弥补自己的缺点,通常说的多听的少,喜欢用一些自己熟悉但不一定适用的方法。
伊贝拉在《逆向思考:先行动后思考》中讲了一个故事。
托马斯是墨西哥一个大型销售团队的经理,他们团队的业绩占公司全部收入的40%。托马斯负责高级的销售任务。为了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从事该业务的人,他的上司任命他为墨西哥的经理。托马斯把这个职位描述为既是他最大的发展机会,也是一个最大的挑战,“现在,我有机会与所有的生产厂商建立联系,包括那些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的,包括所有的职能领域,如产品研发、财务以及市场。从根本上说,我需要学习这40%的业务。”他知道自己被委以重任,因此他假装自己很自信,来掩盖经验的不足。
之后,董事会要求托马斯在会议上做一个项目的进展报告,但这个项目并不在他的专业领域范围之内,这件事成了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托马斯知道自己的提案很有可能遭到反对,于是他担心在做报告时有人打断他,这样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事情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他顺着PPT一直往下讲,照着稿子念,尽管听众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但他不给董事会成员任何机会来讨论这件事。为了得到认可和支持,他只关注于保护自己在大家面前的专家形象,而忽略了更大的目标。因此,他错过了一次了解大家心里想法的机会。他的提议理所当然没有得到采纳,过了好几个月以后,他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但为时已晚。
而真正的高手,无论生活中、职场中、还是事业中的高手,早已洞悉了这一点。
2,巴菲特的“内部记分卡”不仅让他获得财富而且让他获得自由
巴菲特创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奇迹,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他行事为人的原则。
巴菲特说,
“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我经常这么做的。我想说:你想做世间最伟大的情人,却令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差劲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劲的情人,但却让人们认为你是世间最伟大的情人。这两者之间,你做何选择?’嗯,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为了将内部记分卡和外部积分卡这件事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他甚至动用了情人的类比。
实际上巴菲特说的“内部记分卡”正是德韦克所说的“学习目标”,而“外部积分卡”正是“表现目标”。
巴菲特和朋友曾这样说。
“还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无视你的成果,那么,你是想被当作世间最伟大的投资者,但实际投资记录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
“内部记分卡”是沃伦·巴菲特经常用的一个术语,是他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
“内部记分卡”,是指按自己内心的做事标准和原则,而不是由于媒体和公众对他的看法而形成的随大流的行为准则。与内部记分卡相对的是“外部记分卡”,即过多地重视外部世界如何看待他、评价他,以此来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
巴菲特正是按“内部记分卡”行事的人,他只重视自己如何行事才能盈利或者避开损失,这使他在做投资决策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忍不拔的风格,同时也贯穿在他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巴菲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对早期的股票市场投资经验理解得相当透彻,这条经验就是:
你不要被人们的言论所左右,也不要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给其他投资者。
而他的老师,本·格雷厄姆是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最好的老师,他教给学生这样一个道理:
即使别人同意你的观点,不一定证明你是对的,而别人的反对也不能证明你是错的。
这一点让巴菲特终身难忘。
格雷厄姆在1965年给巴菲特合伙公司成员的信中写道:
“我们不会因为重要人物权威人士或者很多人同意我们的意见,就能从中得到慰藉。反之,也不能。公众的民意测验决不能代替思想。”
2000年前后,互联网概念股票炒作过头,出现大量泡沫。Toys“R”Us公司每年赚4亿美元,年销售额110亿美元。互联网概念的eToys公司每年亏1.23亿美元,销售额只有1亿美元。股票市场上,eToys价值49亿美元,而Toy“R”Us公司价值10亿美元,低于前者。这其中的假设是eToys公司将通过互联网冲击Toys“R”Us公司。1999年年底,即使是众多跟随巴菲特风格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要么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或业务,要么放弃了“价值投资”,买了IT类股票。但是,巴菲特没有这么做。
被他称为“内部记分卡”的东西——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时,他骨子里具有的坚韧——让他避免了摇摆不定。
巴菲特的很多言论证明了他的这种思想。
“当你非常清楚所处的环境,而且事实也非常确切。你就不要犹豫,行动起来吧,不要顾及你的行动是否合常规,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见。”
“当你对某件事情非常确定,并且有充分的事实证明这一点时,其他人的建议只能让你感到困惑,过多的听取别人的建议简直就是时间的浪费。”
巴菲特很少能从和别人地谈话中获得一些想法。他只通过读书和思考来获得它们。他的好友芒格说,如果屋子里乱哄哄挤满满嘴废话的人,巴菲特会假装头疼。巴菲特传记《滚雪球》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这样评价沃伦·巴菲特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不随大流的独行者,但是,他不是刻意为之。他只是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沃伦·巴菲特是为‘独立’而生的。”
沃伦·巴菲特说:
“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独立”。看来,沃伦·巴菲特赚钱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去赚更多的钱,甚至于,“‘他故意不去赚更多的钱,’芒格说,‘沃伦如果选择不让公司拥有大量股东,不去维持长期合伙关系,而是选择代销佣金,他就可以赚更多的钱。’33年利滚利多赚的钱可以让他再拥有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几乎是与巴菲特穿了“连裆裤”的芒格最了解沃伦·巴菲特。“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看来,在沃伦·巴菲特心里,“独立”与“自由”联系着,甚至于是一回事。
从这种意义上言,沃伦·巴菲特是为“自由”而生的。
在我看来,无论是德韦克的“学习目标”还是巴菲特的“内部记分卡”,它本身来自人的心智深度,所有的人都是为自由而生的。
所以,只有足够深度的心智,才有足够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