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演化世界并通过人心回到自己”,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宇宙演化模式,不仅在存在于心学,而且在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也是存在的。本期推送介绍的是奥罗宾多·高士(1872-1950),印度著名哲学家,被誉为“圣哲”,与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合称印度当代“三圣”之一。
奥罗宾多的哲学体系,以“梵我同一”(本体论)、“梵我合一”(工夫论)为基础,结合西方哲学、自然科学成果以及反思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又舍弃了传统印度哲学中以肉体、世界为虚幻的观念。奥罗宾多还创办过修道院,践行自己的理念,修道院据说他去世后还发展壮大为“奥罗宾多新城”,现有数千名学生。
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整体吠檀多”、“整体瑜伽论”或“精神进化论”,认为物质世界是梵通过超心思下降而来,宇宙万物又通过人领悟超心思而回归到梵。万物在梵之中,也在“我”之中,我和梵本质是相同的。梵所具有的真善美都在人的自我,人应该发挥这种本质成为神圣智者——“超心思的人”,少数人成为神圣智者还不够,还有全人类都成为神圣智者,这就是“神圣人生”、人类精神进化的方向。奥罗宾多的《人类统一的理想》提出“人类宗教”,认为必需尊重人类、为人类服务、存进人类进步和人类生活,与同时代康有为体现儒家仁爱思想的《大同书》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用心学的概念去理解奥罗宾多的哲学概念,那么梵、宇宙精神、永恒真理大概是天理,我、心思、心灵大概是心,超心思的人、神圣智者大概是圣人。
下边是奥罗宾多名言摘录:
梵不仅是宇宙产生的原因,支撑宇宙的力量,隐藏于宇宙的内部原则,而且也是构成宇宙的材料,唯一的材料。
凡是能思想,有感情、意志、意识冲动的生命,我们整体上都叫它“心思”。
物质本身是“能量”的产物,心思和生命也肯定是同一种“能量”的较高级产物。如果我们承认“宇宙精神”存在的话,那么这种“能量”一定是精神的,生命和心思也必然是这种精神能量的独立产品,它们本身也是这种精神所显现的量。
国家或社会与个人一样,也有一个躯体,一个有机的生命,一个讲道德、爱美的气质和发展着的心思,而在这些表象和力量的背后,还有一个心灵,所有一切都是为这一心灵而存在着。
在凡人的无明生活中,出于凡夫私我的分离性、渺小性及其感觉,总想去打击、占用和利用其他的生命,这便导致冲突、混乱、放纵、和自私的无序状态。但是,这些情况在神圣智者的生活中则不存在。
整个人生就是瑜伽。
这里没有什么戒律。你只需在心中树立一警卫,凡有什么自私欲望要进来了,必须驱除它。
超心思的人,在他的意识中能见到或感受到众生皆是他自己,并且以这种观念去行动;他将在一种普遍意识的指导下,在一种他个人的自我和整体自我、他个人的意志与整体意志、他个人的行为与整体行为相和谐中去进行活动。
他是为了内中的“神圣者”、万物中的“神圣者”而生活,并生活在“神圣者”之中。他的这种行为的普遍性,是通过洞察一切的意志在实现万物统一的意识中形成的,这种普遍性便是其神圣生活的法则。
社会、集体或国家原本的法则和目标,也是寻求其本身的自我或完善。它正是力求发现自我,在自己内部知觉到自身存在的法则和力量,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实现自身的一切潜能性,过其自我启明的生活。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社会或国家也是“永恒真理”的一种存在、一种活的力量,“宇宙精神”的一种自我显现,所以它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尽其所能地表现和实践自身内部的“宇宙精神”的那种特殊的真理、力量和意义。
人的思想应当从一切束缚中解放出来,活得自由和广泛活动的范围和机会,得到一切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手段,并把这些手段组织起来用之为人类服务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