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一本管理者指南手册
从紧急重要的象限到营销策略 公司模式 发展周期,感觉在复习本科学的内容,我觉得这些工具和模型,都可以在生活中为我们所用,从而提高效率。比如在汇报时,按照先说结论再说理由依据最后得出结论的模式。遇到问题的时候,先提出假设,再通过多种途径验证假设,选择最优方法。
薄薄的一本书,把一个企业的运行涉及到的很多管理工具介绍了一番。每一节都有一个案例,但由于篇幅有限,没法深入探讨,有点像大杂烩式工具书,好在它逻辑还算清晰,结构完整。我认为这本书更多的是启发的意义,通看全书,读者对各种思考工具有了大致了解,并且可以拿来应用。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其他书深入了解工具的内涵,熟能生巧。
指望一本书,解决这么多工具应用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但是看了后不去应用,就等于没看。我们可以从个人,到一个家庭,一个小组织,到部门,到整个公司,都可以去应用。
我也是第一次阅读这样的指导性工具书籍,虽然书里大都是讲的商业管理方面的,是目前自己还没有涉及到的领域,但是我觉得读来受益匪浅。它更多地教会我怎样去思考解决一个问题,像里面提到的“空,雨,伞”思考方式,它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验证得出解决办法,然后制作出具有说服力的最终成果物(观察、思考并执行的精简过程),我觉得可以运用到学习中。
同样的,科学框架与思维是好的,但是不能因此限制住我们自己
1.金字塔结构,给出论点(顶端),再写出论据(一般最下方的要去支持最上方)
2.六顶帽法思考(客观,主观,乐观,消极,整体,创新)
客观:用数据和事实看待问题
3.PREP(结论,理由,事例,结论)
4.九宫格创意填法
5.差距视图(理想状态,目前状态,差距问题,具体行动)
6.给日常任务优先级顺序
但是本书适合只当“词典”,真要“解惑”则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1.每种理论都没有很深入的展开,泛泛的知识密度很高但深度不够,容易看完就忘。
2.作者的总结提炼太少,像一本汇总或者词典。
总之本书只适合扫盲或者构建一个大致的认知体系。真想要用来“解惑”则还有一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