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樊登读书会”讲了《爱因斯坦传》这本书,因为小时候看过,唤起了我不少回忆。爱因斯坦真的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考试全班第一;六年级时熟知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十三岁啃完康德的《纯碎理性批判》;十六岁之前学完了学校的全部数学课程,还掌握了微积分;除此之外还酷爱音乐,会拉小提琴……
看完爱因斯坦的传记之后,我就崇拜上了他,也崇拜上了科学,甚至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我要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科学家……
不过,这次要说的不是爱因斯坦有多牛,如何以他为榜样,并激励自己。而是聊聊他的生活,具体说应该是他的婚姻生活。这样会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他。当一个相对立体、真实的伟人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选择也会更加客观。
一、爱因斯坦的家规
在《破除成功学的迷信》里,提到了一种极端的成功,这种成功的真相就是极端,拿爱因斯坦来说,他就属于一个极端的成功者。
我们都知道,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对爱因斯坦来讲,他选择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科学研究上(牺牲精神)。在我小的时候,觉得可以理解,甚至觉得爱因斯坦的老婆不理解爱因斯坦,不支持他的工作,还要占用他的时间。
我先看看爱因斯坦定的家规:
1.你要放弃要求我陪你待在家里,放弃要求我陪你外出旅行;
2.如果我让你别跟我说话,你必须马上停止说话;
3.如果我让你离开我的卧室或书房,你必须马上离开。
你能忍受多少?
二、感
其实,我看的那本《爱因斯坦传》,是很老的一本,目的就是启发孩子们热爱科学,里边也讲到了爱因斯坦的家庭生活,但是观点好像是说,因为他的成绩太伟大了,一心钻研科学,才牺牲了家庭生活。不但没有客观的评论,还赞扬他的牺牲精神,还夸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多么的贤惠,理解他,并照顾他的生活。
爱因斯坦的小儿子跟记者说:“我爸爸对科学项目都能坚持,而我,可能是他唯一放弃了的项目”
话说回来,如果爱因斯坦把时间分给家庭,他还会有这样的成绩吗?
我们看看特斯拉的马斯克,什么时间管理法?什么精力管理?在他这都不好使,因为他可以做到不休息。还有巴尔扎克,在写作的时候,睡觉都是浪费时间,据说他一天只睡四个小时,靠喝咖啡来提升精神。
如果他们把时间分给家庭,他们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这就是极端成功的代价。
三、认清现实
小时候,我们没有什么情感认知,也容易忽略情感,觉得太俗不重要,事业才是最重要的,要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甚至牺牲自我。然后,把这些伟人挂在墙上膜拜,时刻提醒自己向他们看齐。
从小到大,都在被教育你要成功,你要向爱因斯坦看齐,你要想巴尔扎克看齐,你要向马斯克、马云看齐……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心理学老师武志红,他说过一个类比:你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长大后要出家,你会答应吗?但如果你的孩子是佛陀,你又会怎么想呢?
他的意思是说,你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试图去控制他。
但是结合爱因斯坦的家规,以及马斯克、巴尔扎克,我突然意识到,佛陀也是个“抛妻弃子”的人,而武志红本人也选择做了一个丁克(单身)。
他们是同一类人——极端成功者。
他们不是牺牲了生活,也不是牺牲了自己,而是牺牲了亲人。但这就是极端的成功所要付出的代价。
四、行
看完极端的成功者,不知道你还会不会选择还向他们靠齐?至少,我不会这样去做。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阿德勒说:“人生并没有可以作为常识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成功也是这样。
乔布斯在去世前,反复地对对蒂姆库克说,你应该组建一个家庭,因为他深刻的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改变。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做的不是追求极端的成功,而是平衡生活和工作,切记生活最重要。
最后,就用荷西对三毛说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我没什么追求,不可能有个大房子,我就想有个小公寓,有个你这样的太太,下班给我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