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在申论中如何准确审题得高分。
前言
近很多人问我申论究竟怎么写才可以得高分,这并不是一个个性问题,即便是很多上过专业培训班的人也无法一下子有所突破,甚至还会打乱自己从前的写作体系,得到比不上培训班前还低的分数,究其原因,是为何?
看了很多人的答案后,我很想说,并不是你的文笔不好,也不是你的水平太差,公文本就不需要太华丽的修辞,而是大部分的人根本没有审清楚题目,出题者的意图究竟是想考些什么?题目的关键词是哪几个?答题的方向在哪?
没有搞清楚这样几个问题,是很难得高分的,而且很容易答偏跑题。
尤其是那些自认时政尽在掌握的考生,看到相似的热点描述,就如脱缰的野马般,全然不顾材料本身的描述、题干本身的重点,自顾自答题,最后结果可想可知。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审题,真正知晓题干中问的是什么?需要我们答什么及怎么回答呢?
下面的内容,就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实战篇
Part1 看懂题干,找关键字
在考试限定的时间内,我们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题目问什么我们看什么。
例题1: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的内容,将与会人员关于“好政策”的有关见解,汇总整理成一份简报。
要求:内容全面,紧扣材料;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不考虑格式要求,不超过400字。
看完例题1后,我们首先找出关键词:好政策、简报、不考虑格式、400字。
答案的内容有关“好政策”、答案的形式是“简报”、答案的格式是不讲究格式、字数是400字以内。
例题2:给定资料3、4介绍了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假如你是某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就此整理一份经验总结材料,请拟出这份材料的内容要点。
要求:内容全面,要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达简洁;不超过500字。
看完例题2后,我们首先找出关键词:省政府工作人员、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总结、500字。
答题的主体是省一级的政府工作人员,要注意身份和措辞;答案的内容是有关“湿地保护与开发”,形式是“总结型材料”,字数是500以内。
首先看懂题干,找出关键词,你才会清晰的知道你在看材料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再去看材料才会事半功倍。
Part2 锁定范围,找答题点
在考试限定的时间内,给定的材料往往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从庞杂的表象中找到符合题干的本质,精准锁定材料的范围,找出材料中体现的答题要点,一一进行梳理。
其实一般小题都会如上面的例题1、2一样,指出答案所在材料范围,那我们就应该快速地在指定的材料中去找答题要点,而广撒网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例题1中,只要将材料1中“好政策”的有关见解,简明扼要、分条缕析地概括出来即可。所以我们在看材料1时,只要涉及好政策的要点全部都要标记出来,重点的字词还要重点标记,在看题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特有的标记符号体系(如划直线、斜线、标点、三角形、圆圈等,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重要程度或主体),让自己在看完材料以后一看便知重点答题点在哪里,哪些是主语、哪些是举措、哪些是效果。
例题2中,我们只要锁定材料3、4中有关“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做法,找出材料中的要点,有条有理的总结梳理出来即可。
Part3 理顺逻辑,写出答案
材料中涉及到的答题要点一般都没有什么逻辑顺序可研,甚至出题者还会有意扰乱顺序,迷惑我们的考生,可能一会古代、一会现代,一会西方、一会东方,但这些都没有关系,我们找出要点以后就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要排列,如自然逻辑、时间逻辑、思维逻辑等,在限定的字数内再合并同类,进行有效整合和提升,一份属于你的最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如例题1,我们可以按照好政策的制定、好政策的宣传、好政策的实施、好政策的反馈、好政策的修正这样一个逻辑顺序来整理答案,当然也需要根据材料中的侧重点有所选择,因为400字的答案涵盖不了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有所选择的合并,突出材料中阐述的重点。
如例题2,我们可以按照湿地保护与开发做法的不同维度,比如从思想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来进行剖析和阐述。当然题干中没有说明不考虑格式,我们就要按照“凡是没有说明的,都要按照规定的写”的原则,写出一篇有标题、有格式的经验总结材料。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
沁蓝说(ID:gh_3716c923532c)
在公众号中留言“申论课件”,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