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匆匆跑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正在上楼的小耀的肩膀,小耀叫小康道歉,小康坚持不道歉,还振振有词地反驳:”你也撞到我了,你为什么不向我道歉?”
两个小男孩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甚至动手打架了。
明明是小康自己无意中碰到了小耀,他为什么不愿意道歉呢?
在生活中,像小康这样不肯道歉的人,可真不少呢。这些人,自己做错了事,连说出一句“对不起”,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在《你为什么不道歉》一书中,作者哈丽特·勒纳博士为我们分享了大部分人不愿意道歉的原因:
1.受家庭环境影响
如果父母从来不道歉,那么孩子长大后,基本上也不会有道歉的想法;同时,如果从小到大,无论大小事情,父母都要求你必须道歉,这反而会让孩子长大后,有意识地去避免这一行为。
我们班的小楷调皮捣蛋,打架是常有的事情。一天,他又去欺负低年级的同学了,老师教育完他,想让他向被打的同学道歉,他把头抬得老高,坚决不道歉。
老师把小楷的家长请到学校来共同教育孩子,没想到小楷的爸爸一来到学校就大声囔囔:“是谁又和我儿子打架了?自不量力的蠢货!“
听听这家长的口气,难怪他的儿子每次犯错都死不承认,更加不会向人道歉了。明明是自己儿子整天欺负同学,还责怪人家自不量力。这种家长教出来的孩子犯了错,怎么会向人家道歉呢?
2.性别定势思维也会有影响
除了家庭的影响,性别定势思维,也是男性不愿向他人道歉的原因。权威人士做过调查,在需要道歉的场合拒不道歉的人群中,男性的比例要比女性高得多,而且这项调查结果,在世界各国文化中都普遍成立。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大多数的家庭教育中,男人的道歉是一种软弱的行为
比如,家里的女孩受委屈哭了,父母就会安慰她。而男孩子受委屈哭了,父母会对儿子说:“你是男孩子,别像个小姑娘,要坚强一点!”
久而久之,男孩就向坚强一面成长,而觉得道歉是软弱行为了。
有一次,晚上十一点了,离我家不远的闺蜜小瑜还打电话给我,歇斯底里地叫着:”快过来,我快被他杀死了!”
听到这个吓人的电话,已经躺下休息的我,迅速爬起床,叫起老公,一起火速赶到小瑜的家。
站在门外,就听到小瑜的老公还在骂骂咧咧。我们叫他开门,才把骂声停住了,并把门打开了。
我们两家平时一直有来往,小瑜老公见到我们深夜登门造访,知道是老婆通知我们的,又数落起小瑜来:“这臭婆娘,一点家庭小事也麻烦别人,不害臊啊!”
经过了解,原来是小瑜老公多次食言带老婆去买结婚纪念日的礼物。小瑜叫老公道歉,老公死活不肯,还火上浇油地说:“我又不是不买给你,迟点买你就想死啊!“
于是,夫妻俩就打起来了。
小瑜的老公,从小到大都不愿意向人道歉。我们怎么说他,也无动于衷。
3.完美主义者
这类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容不得半点错误,哪怕只是简单的道歉,也无法轻松去看待自己的缺点和所犯下的错误。
作者有一位同事是完美主义者,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在工作方面,无论大小任何错误,从来不向他人道过歉。
有一段时间,这位完美主义者要与作者合作。为了达到日常工作安排完美的程度,她不断询问作者沟通的内容。原本约好沟通的时间是周二,她周一就打来电话,还不断地给作者的两个号码发短信、发邮件。
作者感到她的这种行为影响到自己了,但对方从来没有道过歉。
除了以上三种不肯道歉的原因,书中还介绍了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具有极度羞耻感的人、用过去经历当借口逃避责任的人,也很难从嘴里说出“道歉”的话。
面对这些拒不道歉且没有任何悔意的人,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去羞辱、指责他们。然而这样的做法,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帮助,反而会加强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从而让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