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来得及揭开朦胧的面纱,你便已轻装闯了进来,扰了一地的清梦。
提前早到赴约一向是你的风格,只是今天过早了些。对于胸有成竹的论题你构思已久,迫不及待的想跟导师一辩雌雄。
回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房间,你的心境平静了些。导师似乎早已酌壶等待,只待你意气风发。
你:老师,现在可否开始您上周布置的作业答辩?
导师:看你的状态已把握十足,那就开始吧。
你:我认为人生需要规划。原因有三:1、有目标,就有方向感,朝着既定的目标轨道前行,不会走弯路;2、做好规划,头脑里构思,付诸行动,效率至上;3、提前规划好目标,能节约有限时间,更快的达成目标。
导师:嗯......。
导师喝了口茶,轻轻的点点头,示意你继续。
你看导师并无打断之意,继续补充道:另外,提前规划好人生目标,能培养自己优良的好习惯,可以影响家人,朋友或是更多的人,是一种自律人生的表现,成功也是指日可待,何乐而不为呢?
你发表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探头等着导师的点评。
导师:你早上来的路上,可有发现与平日不同之处?
你迷惑的盯着导师,完全不理解这个话题跟你上述表达的观点有什么联系。你悻悻然的想了一下:没有吧。天不明,我没太注意,只想快点到您这儿。
导师:你来我这儿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你:我提前列好议题相关的观点,正方、反方不同的思考点,并做好记录。并提前预演跟您的对话如何开展?充满了兴奋和期待,没有关注其它。
导师:嗯。这次议题讨论你的预期是什么?
你:我希望能驳倒您的观点,坚持我正确的人生规划论。
“呵呵......”,导师轻笑的拍拍你的肩头,起身走到窗前,你紧身其后。窗户上一层薄薄的雾气,折射的灯光照射下透着神秘的美感。
导师对着窗户孩子气的随性涂鸦了一只小狗,活灵活现。继而又涂抹掉杰作,窗外的景色跃入眼帘,还未舍得睁眼的城市还在享受静逸的美梦,星星点点的路灯点缀了城市的眼睛,祥和且美好。
导师缓缓道:窗外的景色如何?
你:哪有景色?和平日无异啊……
导师:换一个视角再看呢?
你:和白天相比,现在的城市看起来神秘且俏皮,闪烁的霓虹灯更增添了美感,全然没有白天的脏乱差景象。
导师:可否取消白天黑夜的轮换?
你不置可否的抓了下头,老实的回答道:那不行吧。你一直不明白导师葫芦里卖的啥药,避重就轻的话题,让你有些心里懊恼了起来。
导师:日夜轮换实则是运行的规律,不可改变。就像两条平行线,虽无交集却遥相呼应。你前述观点我很认同,并无否定之意。但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惊喜。你若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在每一个当下,你前方的路难道不是充满期待吗?就如同登山,你的人生目标是征服世界上最高的山脉,那你做出的规划只是围绕那个山顶如何攀爬?一路忙于匆匆赶路,如若因外力被迫终止攀登,达不到山顶,岂不人生尽毁?
导师续了口茶继续道:人生是个未知数,你若强行划直线要求自己不可偏离方向,你行进的每一步都是克制自己换来的,忽略了身边的人、事和风景,这种只求结果的人生规划有何意义?平和心态的活在当下,每一步都当成最后的精彩瞬间,岂不更能打动生活?
你还沉浸在导师的话里没有做声,没有理清导师理论的论点,显得有些慌乱和着急,原本挺得笔直的身体窝进了沙发里。
导师沉默了会问道:你现在对讨论的结果抱何种预期?
你:我坚持我的看法,我还得认真思考您刚才的话。
导师:好。待你思索清楚,我们再继续。
天亮了,城市变得鲜活了起来。
你似大梦初醒般的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对着房间一角作画的导师嚷嚷道:我知道如何反驳您了?
导师饶有兴致的停下笔,笑着看向有些兴奋的你。你几步快速踱到他的面前,双手撑桌后便道:您话里的意思是不需要做规划,过好当天不想明天,这种没有希望没有明天的人生,那不是浪费是什么?每一天只看眼前,那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不认同。就拿您说,您若是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怎能现在这般惬意的享受生活而不被生活所累呢?
导师“哈哈”笑了起来……,并道:你终于有了些“生气”。这才像初升的阳光,有让人靠近的温度。你来找我辩论的目的,是想证明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并以此来影响改观我的看法。你活在自己的思维禁锢里,单方向的考虑问题,忽略了能收获成就感的小瞬间,只盯着自己的“宏大”目标拼命向前,你不累吗?
你:......
导师:聚焦每一个当下,认真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的太深刻,那你行进每一站都将是你收获的终点站。
你:您是说聚焦每一个当下?
导师:对。如果今天你是以辩论为目的,恐怕没有结果,如果你放下辩论的思想包袱看这个论题,你会发现需要和不需要都是自我意识的呈现,你的原则不变,张弛有度的进行结合,每一个刹那都是你认真的结果,至于是否能以最终的目标完结便不是那么重要。
你:老师,我是活在当下的啊,每一步都是按照自己的目标行事,有时会感觉很累,但是想到以后可以收获瞩目的成就,就又像打了鸡血般的投入战斗。
导师:举个例子吧,你便明白。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做好所有的规划是为了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吗?想必不是。从踏出家门的那一步,旅行便开始了,我们做的规划只是能更好的领略风景,放松心情,增长见识,至于是否能到达起初设定的目目的地,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你的心境自然会收获不一样的感觉,旅行的目的便达到了。
你:您说的很对。我每次旅游,就是常言所谓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景点尿尿的那种人。感受不到风景的美丽,总想快快结束行程。
导师:那下次你可以再尝试理解旅行的意义。你今天的旅行差不多到此结束,至于有没有到达你设定的目标,你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你:谢谢老师,我理解您的意思了。期待下次的旅行相约。
站在阳光下的你,深吸口气,似乎压着胸口的那块石头松动了些,你抖抖身子,走向了慢慢卸重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