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推崇自信?我们来看看自信是什么。
自信这个概念本质上强调的是个体拥有的信念水平,就是说你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个任务或目标。
信念水平高的个体会直面挑战不回避,会想办法克服困难,达成任务目标,这是一种积极思维。
信念水平不高的个体,大脑会找各种理由来设置障碍、自我批判、与人比较、预测最坏的结果,习惯性地想“我做不到”“我不配”,然后找出无数个理由,比如用“我太累了”“我没时间”“不适合我”来坐实。这是种消极思维,会加剧内耗。
所以,当你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会用更多积极的思维克服障碍。
当然,有些人只是内敛,不是真的不自信。比如他们知道自己没那么好的口才能当
众演讲,没有高超的绘画水平……但同时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会默默努力。
学会辨别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自信,消极的思维还是要想办法“干预”一下。
自信这种“东西”一定要有吗?
还是需要有的。
当然,这个自信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对你的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你要“心里有数”。
多多积累经验,自己的亲身经验或是观察别人的经验都可以。经验越丰富,对于一件事情你会越有把握。
情绪对自信也有影响。管理好你的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失败时,要及时关注并调整状态。状态好了,自然就会自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