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周易的预断原理】21-30

【周易的预断原理】(21) 随初为什么“出門交有功”?

  ——周易预断事例之十七

随卦初爻讲“出門交有功”,这句话的辞义不难理解,意思就是不要留在家里,要到外面去交往,建功立业。但如果是想知道,为什么是随卦初爻而不是别的什么卦什么爻,适合“出門交有功”?这就必须了解随卦的整个态势。

在六十四卦中,几乎没有人想到随卦与师卦有什么联系,其实这两个卦的天道是一样的,都是丙乙己丁甲戊,不同的就是爻的阴阳。或者说,师随两卦的人道相同,天道相同,不同的就是地道的走向了。师是一个严重失衡卦,师二至初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天地皆合,经文上就叫“律”,对于初爻来讲,恰似泰山压顶,所以师初辞讲“師出以律,否臧兇。”师二还有个选择是至三,至三合乎人道,但由二乙至三己,其间隔着四个时间单位,即便是师二是一个无比强大的阳爻,抵达三爻后也是强弩之末,但三爻只有招架之功,所以三爻辞是“師或輿尸,兇。”。假定师二无意侵占初位,那么尽管初爻面临凶险,但也还能够在初位坚持,也就是“元永贞”,这就是师卦的基本态势。随卦的态势怎样呢?随是一个整体失衡卦,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初、四、五这三个爻为阳,其它爻为阴。由于初爻是个阳爻,它的基础作用也就大大超过了师初。由于二阴四阳,二爻有被“撬”向上之势,这样随二至初也就是只合天道,但不合地道与人道,所以随初也就没有了师初那样“否臧兇”的问题。随卦的四、五两个阳爻都是“三道分途”,四爻的天道走向是上,地道的走向是初,人道走向是五;五爻的天道走向是二,地道走向是初,人道走向是上,这两个阳爻是动是静?是朝着什么方向走好?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看初爻的动向了,这就是随卦的基本态势。

作为一个新登基的“大君”,随初的选择有两个,一个选择是不动,这就是“贞吉”,另一个选择是至四,这就是“出門交有功”。这两个选择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自身的强大,条件之二就是二与四的失衡。有这两个条件,使得上面的爻都不能伤害初爻,比如说二爻至初虽合天道,但不合地道,并且正与人道犯顶;三爻是卦的终结,其人道走向是四,地道走向是上,不可能对初爻造成伤害;四爻的地道走向是初,但正与天道相悖,也伤害不了初爻;五爻处在“天地相背”当中,且至初为不合时宜,也对初爻没有伤害,这是初爻“贞吉”的原因。初爻选择至四也是有条件的,初爻不可能至二,因为这正与天道相悖;初爻也不能选择至三,因为初三之间隔着三个时间单位;初爻更不能选择至五,这隔着八个时间单位。初爻选择至四还有更深的意义,随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从静态角度看,是四爻压迫初爻,时下是四爻至初正与天道相悖,随着时间变化,也可能变成“天地合一”,所以四爻终归是初爻的一个隐患,消除这个隐患,才是初爻的首要任务。这是一个两强相遇,并且是由低向高,所以是“出門交有功”。

为什么认定随初的“出门”就是至四呢?原来在卦体上,三爻为“门”,这有“同人于門”为证。初爻、二爻为“户庭”、“门庭”,这有节卦为证。四爻以外,便是“于出门厅”,这有明夷为证。

随无论是随从、随和还是跟随,都是说的前赴后继的一种顺序,在这里,“道”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道”如果不同,也就不能随从、随和或跟随。按照传统易学的八卦理论,六爻卦是由两个三爻卦构成的,一个三爻卦也就相当于一个“板块”。随是由“震”和“兑”这样两个“板块”组成,“震”的性质是“动”,“兑”的性质是“说”(悦),于是《彖》传就说随是“动而说”。“震”的形象是“雷”,“兑”的形象是“泽”,于是《象》传就把随说成是“泽中有雷”,试问人们谁见过“泽中有雷”?真实的卦体是,六爻分别构成三个“圆圈”,任何一个爻的任何一步运动,势必牵扯到同一个“圆圈”上的另外三个爻,不管它向哪个方向运动,总有两个爻是置身其外的。我们所看到的初二三爻或者是四五上爻,它们不是两个“板块”,也不在同一个“圆圈”上,因此要运动起来,就是有随有不随,比如初爻向二爻方向运动,势必推动或拉动上爻与四爻,但三爻与五爻却不受影响;如果是二爻向三爻方向运动,势必推动或拉动四爻与五爻,但初爻与上爻却不受影响,如此等等,原因就是它们不在同一个“圆圈”上,或者说走的不是一条道。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随卦二讲的“系小子,失丈夫”和随卦三讲的“系丈夫,失小子”,原来它们就是因为“道”不同,“小子”与“丈夫”不可得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八卦学说是多么荒谬,建立在这种荒谬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预测,怎么能够让人信服呢?

【周易的预断原理】(22)  蛊卦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是怎么回事?

  ——周易预断事例之十八

蛊卦辞讲“先甲三日,後甲三日。”什么是“先甲三日,後甲三日”?为什么蛊卦要说“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这在易学史上也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一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是:“先甲三日”为辛,“後甲三日”为丁,辛借为新,丁为叮咛,意思是创制之前,需改过自新,创制之后,需再三叮咛。表面上这个解释似乎也没有什么错,但如果我们要问,蛊卦创了什么制?创制之前有哪些过失需要改正?谁在叮咛?叮咛的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

其实“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是对蛊卦的判断,“先甲三日”是个现状判断,“後甲三日”是一个预断。蛊卦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时机与方式,就在这个“先甲三日,後甲三日”里。

“先甲三日”为辛,“後甲三日”为丁,这是不错的,但是人们不知道在卦体上,辛和丁是同一个爻位,更不知道蛊卦六爻的天干各是什么?

蛊卦辞讲“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可以说是非常明确地透露出易作者运用了天干,究竟是天干理论早于周易成书还是与易同时,对这一点我们不好确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天干理论不会晚于周易,根据就是周易经文中有天干。至于周易如何运用天干?这是个几千年未解开的一个谜团。其实在《彖》传和《文言》对乾卦的解释中,多少还是透露出一些信息,比如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还有“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因此我们很容易把乾卦六爻按照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纳入甲乙丙丁戊己,因为只有这个顺序,才体现了乾卦的“六位时成”或“与时偕行”。乾元是“大哉”,坤元是“至哉”,因此乾之终即坤之始,坤卦六爻按照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纳入天干就是己庚辛壬癸甲。这样也就不难看出,乙与癸、丙与壬、丁与辛、戊与庚,它们原来是同一个爻位,只是表示的时间不一样,运行的方向正好相反。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叫“同位异时”。己在乾为上,在坤为初,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叫“同时异位”。甲乙丙丁戊己这个顺序我们叫“乾道”,己庚辛壬癸甲这个顺序我们叫“坤道”。“乾道”与“坤道”合并叫“天道”,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则叫“人道”。乾坤以后,天道与人道发生了错乱,中经几次特殊的卦变,到了蛊卦,蛊的六爻按照人道顺序纳入天干就是庚甲辛己癸壬。

蛊卦六爻的阴阳是明显的,但人们不知道卦体是一个球体,不知道二与四、三与五是两个“跷跷板”,如果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很容易判定蛊卦是一个严重的整体失衡卦。假如我们知道了蛊卦六爻的天干,那么对于爻辞中提到的“父”、“母”、“子”、“考”等,也就不难明白说的是哪个爻。蛊卦二爻为甲为“父”,这是一个强爻,是它阻塞了初爻在人道上的出路,给初爻以巨大压力,所谓“父之蛊”就是指的这个爻造成的祸端。蛊初是个没有出路的爻,就象是落在盆里的虫子,往哪里爬也爬不上来,至二是合乎人道但不合地道,且隔着四个时间单位;至三是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至四合乎地道但正与天道犯顶;至五合乎地道但不合人道,且隔着三个时间单位。总之是初爻既无出路,也难支撑卦体,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让位,所谓“有子,考無咎”就是说这个“考”要让位于“子”。蛊三为辛,它就是“先甲三日”,也是初爻庚的“子”,当着它变成丁以后,由三至初就成了天地皆合,这就是“后甲三日”。正是这个“丁”变成了临卦初爻。现在可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原来是提示卦变的,临卦的“大君”就应在“后甲三日”诞生,是它接替了“考”的位置,虽然没有消除“父之蛊”,还是不能践履人道,但以一个强爻执政,毕竟可以保持卦体的稳定。

在卦体上,天干不仅用于表示时间,表示先后、终始,它们还表示方位,比如说用甲表示“下”,用己表示“上”,用乙癸表示“北”,用丙壬表示“东”,用丁辛表示“南”,用戊庚表示“西”。这些规定都是由乾坤卦所确定的,贯穿于六十四卦。这些规定,与爻的阴阳没有关系,比如说“丙”为“东”,不管丙爻是阴是阳,它都表示“东”,在“东”这个方位上,没有“阴东”与“阳东”的区分。天干不只是表示时间与方位,它们还表示多种事物或事物的性质,比如说蛊卦就是以甲为“父”,以己为“母”,不是传统易学所说的什么乾为父,坤为母,蛊卦中根本就没有三爻卦的乾与坤。再比如丁辛表示“白”,戊庚表示“黄”,如此等等,这些规定也与阴阳没有关系。不是说丁辛只有是阳才表示“白”,是阴就不表示“白”。当然在蛊卦中,正好是二为阳,四为阴,说二为“父”、四为“母”似乎与阴阳有关,其实不是。蛊初是个阴爻,其身份是“考”,“考”当然是男性,作为阴爻,只是说它力量单薄、柔弱,不是说它是个女性。这也就是说,经文中许多的取象依据的是天干。天干是时、位、象(数)的统一体,谈到时必须知道是什么位,谈到位必须知道是什么时,谈到时位必须知道是个什么事物,这是个“三位一体”,难割难分。

天干可以说是破解周易之迷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包钥匙,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天干也是周易预断的一个重要依据,不掌握天干,也就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情况,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具体的事件。或者说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分析,没有这些东西,不要说复杂的问题,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判断的。

对于天干学说,不能说历史上没有人探讨,只是这些探讨都脱离的真实的卦体,比如说汉代京房所发明的纳甲,依据的是八卦,如果是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那么《文言》的“与时偕行”还怎么解释?乾卦与坤卦的关系还怎么解释?可悲的是,建立在京房纳甲基础上的“六爻钠甲筮法”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被说成是什么“正宗大法”,如何如何神奇,到今天还被多少人运用,岂不知这种方法从一开始就背离了周易,是早该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东西。

【周易的预断原理】(23)  临卦为什么“至于八月有凶”?

  ——周易预断事例之十九

在周易的各种预断事例当中,没有哪一条能象临卦的“至于八月有凶”这样明确,这样大胆,这样的引人入胜,同时又是这样的难解。说其明确,是因为这个预断断得干脆,没有拖泥带水、含混不清;说其大胆,是因为这个预断是那样的有把握,直陈厉害,不避嫌疑。说其引人入胜,是因为这个预断有着那么大的诱惑力,让人一定要问个究竟。说其难解,是因为迄今为止,所有对这个预断的解释都让人难以信服。

比方说吧,在易学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从六十四卦中选出十二个卦叫做“十二消息卦”,这十二个卦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分别代表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二个月。这样临卦就代表了十二月,观代表八月,观是临的“综卦”,是阴盛于阳,所以凶险。还有一种说法是自十一月起,经过八个月后是遯卦,遯与临的关系是“错卦”,爻画与临相反,意义也相反,所以凶险。关于临卦为什么“至于八月有凶”?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说法。我们说,既然这里提到了观与遯,那么在观与遯的卦辞与爻辞中,总应该有与临卦的预言相对应的辞句,但是仔细推敲观与遯的卦辞与爻辞,怎么也找不到凶险的辞句。另外,如果说临是代表着十二月,观代表着八月,那么这应当是一个长期预断,从十二月到八月,其间隔着比较长的时间,可是在周易卦序上,观是紧排在临后,两卦之间并没有间隔。如果说“至于八月”就是经过八个月,那么为什么这个八月的计算不从临代表的十二月开始,而是从复代表的十一月开始?从复代表的十一月开始计算,经过八个月的确是遯卦,但遯所代表的月份却是六月,不是八月,这些说法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作为一个严谨体系的周易,在运用天干的过程中,时间单位是不受限制的,一个时间单位可以代表一个月,也可以代表一日或一年。但是作为时间顺序,是不能够断裂、颠倒的,周易卦序的编排,就体现了这些原则。如果是单看“至于八月有凶”这句卦辞,我们除了肯定临卦是在八月以前这一点外,别的什么也不能肯定,因为如果临卦是代表着八月以后的卦,那么“至于八月有凶”就是“马后炮”,是彻头彻尾的废话。

周易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临卦究竟代表着哪个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经文中找出一些端倪的,比如说坤卦,坤初讲“履霜,堅冰至。”,坤初并没有明确指出它是何年何月何日,但从“履霜,堅冰至”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它是一个由秋及冬的季节。乾与坤合并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如果坤卦反映的是由秋及冬,那么乾卦反映的就应当是由春及夏。再比如小畜上爻讲“月幾望”,小畜卦也没有明确说是某月,但从“月幾望”这句爻辞推断,小畜上一定是接近农历十五或刚刚超过十五的日子,接近就是“幾”,刚刚超过就是“既”。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周易的时间坐标。

根据周易所提供的时间坐标,我们的推断是这样的:

1、假定一个爻代表一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个月为一年,多出来的两个月用十之一和十之二表示。在我国的古历中,有“十月历”之说。

2、设乾卦初爻为甲子为四月四日。这是根据在天数与地数的十种组合当中,天数为四是阳爻的开始。

知道了乾初为甲子四月四日,照此推算,小畜上就是丙午,也就是五月十六日,刚刚超过十五,所以小畜上应当是个“月既望”。再照此推算,到临卦初爻为丁酉七月七日,至复上为辛酉八月一日,复上辞为“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这正是临卦预测的结局,精确到一天也不差。

或问,何以肯定复上就是临初的结局呢?我们说原来复上与临初是同一个爻位,临初是一位新登基的“大君”,它是顶替父亲接班上任的,可惜的是它与父亲一样也面临着一个“父之蛊”的问题。临卦的“至于八月有凶”这个判断是建立在对临卦内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的,临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二,初的身份是“大君”,二的身份是“王”,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临卦的形势,那就是“天有二日”,或者是“国有二君”,这个矛盾是非解决不可的。临初的日子比乃父要好一些,这是因为它是个强爻,有支撑卦体的能力,所以临初辞讲“咸臨,貞吉。”“咸臨”是说全面地、整体地“临”,这是因为它在初位,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貞吉”是说保持稳定吉祥。临二是天元甲,在临卦中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其“喷发”能力所及,也是影响全体,所以也是“咸臨”,与初爻不同是“吉,無不利。”“吉”是说临卦中的任何爻也不能对它构成伤害,“無不利”是说它依照天道可至上,依照地道可至初,依照人道可至三,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临初除了原位固守以外,还有一个选择是至五,所以五爻辞有“知臨,大君之宜”的说法,但是此行也有问题,一是动而容易失位,二是五爻如果变强,两个时间单位以后也会给初爻带来威胁。二爻有多种选择,但最佳的选择是至上,上爻如果变强,不会影响卦体的平衡。

临卦“原始反终”变成观卦,临初变观上,观上辛再至观五甲是既合人道,也合地道,所以爻辞讲“觀我生,君子無咎。”

观卦“原始反终”变成噬嗑卦,观五也即临二由阳变阴,观初与三由阴变阳,一是表明临卦中的“天有二日”问题已经解决,二是随着临上和临四由弱变强,初爻好比戴上了枷锁,失去了行动的自由,所以噬嗑初讲“屨校滅趾,無咎。”这个噬嗑初就是临初。

噬嗑“原始反终”变成贲卦,噬嗑初也就变成了贲上,贲上辞为“白賁,無咎。”其实它就是贲四辞讲的“白馬翰如”,有了自由的天空,失去了塌实的大地。

贲卦“原始反终”变成剥卦,贲三上两个爻由阳变阴,一方面是卦体由失衡变成平衡,另一方面也表明临卦的“大君”进一步被削弱。剥初还是担负着支撑卦体的任务,但已经不象临初“贞吉”,也不象噬嗑初“無咎”,而是“剝床以足,蔑貞兇。”“蔑貞兇”就是轻蔑稳定就凶险,因为剥卦的态势就相当于用一个细杆子支着一块大石头。这表明初爻已经失去了支撑卦体也即主宰社稷的能力。

剥卦“原始反终”变成复卦,强大的复初既有稳定卦体的能力,也有发展的能力,取代复上成为“大君”就成了必然,而复上这个在临卦中登基的“大君”下野也成了必然,它不仅失去了“君位”,甚至还失去了怔伐的能力,所以爻辞说是“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

以上可以看做是临初执政时期的一个日程表,这个日程表正着看就是预测,倒着看就是历史。作为预测,它完全是建立在对临卦的态势的分析的基础上,没有对临卦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就没有这个预断。需要说明的是,临初自丁酉七月七日登基,到辛酉八月一日“有凶”,似乎只当了二十四天的“大君”,其实不是这样,我们知道天干作为时间单位,可以是一日,也可以是一月或一年,合理的解释是临初自丁酉年七月七日登基,到辛酉年八月一日“有凶”,再到乙丑年无妄初正式登基,应当说临初在位二十八年,当其在位二十四年的时候,时至八月遇到了凶险,所以这个预断也就不是仅仅说了二十四天后的事,而是说了二十四年后的事,那些不相信周易能够预测的人们,你们不妨把临卦的形势认真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出与易作者相同的结论。

【周易的预断原理】(24)  观察的性质与条件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

观察的意义,在《系辞》中多有论述,如“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如此等等,大体说来,观是根本,是基础,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就没有周易,“观”的一个成果就是“象”,象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容,有了这些象,再观察这些象的联系,也就是“觀其會通”,找出规则或规律,这样也就可以用文字做出判断。这就是观察的意义。

六十四卦中专有一个“观”卦,也可以说这个卦是专门讲观察的,探讨周易中的预断原理,不能不了解观卦的内容。

观卦是临卦的“覆卦”,也是一个失衡卦。与临不同的是观虽然是个失衡卦,但又是一个动态平衡卦,这是因为五爻与初爻之间是个“天地相悖”。观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三爻是开端,五爻是终结。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也就可以了解卦辞与爻辞的意义。

观卦的文字不长,但用了许多的象,这里我们不妨先把观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

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六二,窺觀,利女貞。

六三,觀我生,進退。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

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这里的象有“童”、“小人”、“君子”、“女”、“我”、“國”、“光”、“賓”、“王”等,广义地说,“盥而不薦”、“有孚颙若”、“窺”、“生”、“進退”等,也都是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卦(以及其它所有的卦)就是一个“象群”,如果我们要认识这个“象群”的话,那么首先一点就是必须承认这些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客观世界里有这些事物,易作者用符号和文字把它们集中到这个卦里来,这些象不是简单的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事物的本身。这就是观察的客观性,

其次,就是寻求象与象之间的联系,每一个象都不是孤立的,例如谈到“童”就应当想到“叟”,谈到“女”就应当想到“男”,谈到“我”就应当想到“周围”,谈到“賓”就应当想到“主”,谈到“王”就应当想到“民”,如此等等。但这还只是概念上的联系,重要的是要弄清为什么初爻要说“童”,二爻要说“女”,可不可以倒置?比方说把三爻的爻辞改放在初爻,如此等等,这就不是概念上想到想不到的问题,而是从象的性质、规定等方面去理解,从卦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上去理解。只有把这些象与象之间的种种联系都搞清楚,才能说对观卦有了一个整体的或全面的认识,这就是观察的全面性。

第三,注重从运动、发展与变化的角度观察。每一个爻都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都处在运动、发展与变化当中,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朝着什么方向?是原因还结果?如此等等,这就是观察的系统性或逻辑性。

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是观察的一般性质,一般要求,除了这些一般性质、一般要求,观卦还对观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反映了观察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

1、观察的立场问题,观察有个站在什么立场上的问题,有一个观察的角度问题,同一个事物,站的立场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象”就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相反。比方说初爻,站在“小人”的立场上那就是“無咎”,站在“君子”的立场上那就是“吝”。再比如初爻为“童觀”,二爻为“窺觀”,这里的差别也是因为立场不同。

2、观察的顺序问题。观察的顺序就是人道,初二三四五上,反映在卦体上就是下前右后左上,六十四卦皆然。但这个顺序不一定就是六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六十四卦除了乾卦与坤卦,所有的卦天道与人道都发生了错乱。

3、观察必须在明暗对比当中才能进行。履卦三爻讲“眇能視”,我们说这个“眇能視”说的不是瞎一只眼也能看,而是说“视”要有明暗对比,在绝对光明或者绝对黑暗当中,那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到的。观卦有阴有阳,具备观察的条件。

4、处在对立位置上的爻彼此是不能直接观察的,比如说初与上、二与四、三与五,这些爻处在对立位置,彼此就不能相互观察。观初讲“童观”,就是因为它直接观察不到上爻,当然上爻的“光”也不能直接传递到初爻,这是一个“灯下黑”。

5、观察有方向性。如果不是运动,那么观察也就不能同时看到周围的一切,更不能看到全体。只能看到一点一线。

6、光的传播有收有放,有直射,也有衍射。所谓收放是说在六爻当中,必定有一个爻“只放不收”,还有一个爻“只收不放”,其它爻则是“可收可放”。观三就是一个“只放不收”的爻,人们可以感受它,但不能观察它;观五是个“只收不放”的爻,人们可以观察它,但不能感受它。观五是个阳爻,但它的“光”却不外泄,尽管初爻与之为邻,却看不到它的“光”。上爻是个“可收可放”的爻,二爻可以直接对它观察,但由于是以阴视阳,所以叫“窺觀”,上爻的“光”直射四爻,但由于五爻有吸纳能力,因此“光”在这里有一个转弯,由直射变成衍射。爻辞把这种情况就形容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即四爻从上爻那里借来了“光”,转送给五爻。

7、反观与正观。观有方向性,“光”也有方向性,如果是逆光观察,那就是反观,如果是顺光观察,那就是正观。观二对上是顺观,虽然是“窺觀”,但却是正观,好比是站在探照灯的后面看。观三是个“只放不收”的爻,它对自身的观察就是反观。观五是个“只收不放”的爻,它对自身的观察便是正观。上爻与五爻没有时间上的直接联系,但因为可以“衍射”到五爻,所以这个观察也算是正观。

观察是一种主观上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不是没有条件的,可以不受制约的。上面我们谈到的观察的一些性质、规定与条件,其实这还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探讨。时下人们常说什么“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但对什么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缺少一个明确解释。从周易的观点看,初爻为一个层次,二三四五爻为一个层次,上爻为一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就是“多层次”。六爻当中,每一个爻的周边都有四个爻,这也就是说一个爻可以有四个角度,六个爻就有二十四个角度,这就是“多角度”,当然具体到一个爻还有一个正观反观的问题。什么是“全方位”呢?原来六爻就是“全方位”,这六个方位多了不行,少了不可。当然说到爻的运动方向,这里还有天道走向、地道走向和人道走向的区分。这些内容虽然也比较复杂,但总比“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空洞要求要显得具体,也更有可操作性。

【周易的预断原理】(25)  “金矢”与“黄金”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一

“金矢”与“黄金”这两个象出现在噬嗑卦,让我们先把噬嗑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噬嗑:亨,利用獄。

初九,屨校滅趾,無咎。

六二,噬膚滅鼻,無咎。

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上九,何校滅耳,兇。

    噬嗑卦的象有很多,但说到卦象那就是噬嗑,“噬”是咬,“嗑”是上颚与下颚合拢,有将东西咬碎的意思。噬嗑初上为阳,象征两颚,中间的爻则是被咬的东西,这是一个卦象。由于三道的错乱,噬嗑卦中的诸爻行动都很困难,也可以说没有多少自由,所以初上两爻又象征“校”,也即枷锁一类刑具,所以噬嗑卦的另一个卦象就是“獄”。两个卦象都是对噬嗑卦的形容,反映噬嗑卦的某些特征,它们并行不悖,不是谁包含着谁,两个卦象之间可以说没有关系。

“金矢”与“黄金”是两个爻象,这两个爻象,既与噬咬没有关系,也与“用獄”没有关系。臘肉、乾肉、乾胏是噬咬的对象,“金矢”与“黄金”则不是,屨校、何校是受刑,“金矢”与“黄金”也不是刑具。那么为什么在噬嗑卦中会有这么两个爻象呢?原来它们所要表达的是一个特定爻的性质及其与其它爻的关系。

“黄”字最先出现在坤卦,坤五讲“黄裳,元吉”,“金”字最先出现在蒙卦,蒙三讲“见金夫”。我们说经文中不论是“黄”还是“金”,都与一个特定的爻位有关,这个爻位用天干表示就是戊或庚,戊和庚是同一个爻位。噬嗑卦的五爻为戊,所以这个爻的爻象就是“黄金”。“金矢”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噬嗑卦的的四爻为己,按照天道戊的运行方向是己,如果是五爻至四,那么对四爻而言,黄金就变成了金矢。蒙卦二爻为庚为阳,三爻为阴为甲,蒙二至三合乎人道,所以对三爻而言就成了“见金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的取象有一个规则,这就是用天干表示爻位,具体说就是用戊或庚表示同一个爻位,这个爻位根据坤卦的提示也就是“西”。在取象上就是“黄”或“金”,这里与爻的阴阳没有关系。当然这个爻位的取象也不限于“黄”或“金”,比如噬嗑五的另一个象就是“乾肉”,这个“乾肉”的意义有三层,一是表示它是上下两爻当中的“食物”,二是与“乾胏”相对表示它是个比较柔软的食物,三是与“臘肉”相对表示它是秋天的食物,因为制作臘肉的季节在冬节,一般是春天食用,而乾肉则是秋天食用,说明天干之“戊”还表示“秋”,相对于秋而言,丙则表示春。乙表示冬,丁表示夏。经文中没有春夏秋冬四个字,透过“臘肉”、“乾肉”这些象,我们可以了解周易取象的一些规则。乙丙丁戊都有个“同位异时”的问题,这里只说乙丙丁戊,不包括庚辛壬癸,按照坤卦“履霜,坚冰至”的提示,庚辛壬癸是一个由秋及冬的季节。

掌握周易的取象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辞义,也帮助我们了解传统易学的失误在哪里。比如说五行学说,这个学说到底与易有没有关系?是个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在探讨周易的预断原理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经过后世的发挥,主要是生克理论,还有方位等等,逐步演变成一个庞大的五行学说。这里我们不准备探讨这个学说的内涵与得失,只就五行学说与周易的关系做些探讨。

在周易的取象中,可以肯定有“金”这个象,而这个象又与特定的一个爻位有关,具体说就是戊或庚。经文中还有“木”字,如困卦初爻讲“臀困于株木”,渐卦四爻讲“鴻漸于木”,困初为丁,渐四为己,这表明“木”与特定的爻位或天干没有关系。经文中没有“水”、“火”、“土”三个字,当然与“水”、“火”、“土”有关系的象有很多,但这些象也与特定的爻位或天干没有关系,这说明周易中没有运用五行学说,或者是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五行学说。那么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周易扯上关系的呢?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五行与八卦相结合。所谓八卦,也就是三爻卦。如把三爻卦的乾、兑归为“金”;震、巽归为“木”;坤、艮归为“土”;离为“火”;坎为“水”。我们且不说这种结合缺少根据与说服力,只说六爻卦不是两个三爻卦的重合,而是八个三爻卦的总和,就可以断定五行与八卦的结合是极其荒谬的。

二、把五行纳入天干,把八卦也纳入天干。比如说甲和乙为“木”;丙和丁为“火”;庚和辛为“金”;壬和癸为“水”;戊和己为“土”。八卦的天干则是乾为甲壬,坤为乙癸;艮为丙;兑为丁;坎为戊;离为己;震为庚;巽为辛。

三、把五行纳入方位,把八卦也纳入方位。如“木”表示东方;“火”表示南方;“土”表示中央;“金”表示西方:“水”表示北方。八卦的方位则有两种,一种是乾为南,坤为北,离为东,坎为西,兑为东南,震为东北,巽为西南,艮为西北,这是所谓的“先天八卦方位”;还有一种是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巽为东南,艮为东北,坤为西南,乾为西北,这是所谓的“后天八卦方位”。

传统易学就是通过这样一些方式,试图把五行学说纳入周易体系。这些尝试虽然不知耗尽了多少人脑汁,结果却是漏洞百出,矛盾重重。单看五行生克,似乎能自圆其说,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但是当把五行与八卦、天干和方位相结合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数字不对应的问题,比如说五行有五个,八卦有八个;天干有十个,凭什么有的一个八卦有一个“行”,有的却需两个八卦合用一个“行”?至于方位更是混乱不堪。比如算命先生们常说的“甲乙东方木”,如果说这个规定是正确的话,那么甲怎么又表示乾,既然乾用甲来表示,那么乾也就表示“东”和“木”,显然这个规定和乾表示“金”和“南”或“西北”又相矛盾。其实最大的矛盾是,五行有五个,而六爻卦有六个爻,无论如何,五个和六个是没有办法统一起来的。从方位的角度讲,六爻就是“六合”、“六端”,是上下前后左右或上下东西南北,这是一个“全方位”,是不能多也不能少的,多了是多余,少了是不足。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用平面定位的方法,比如说把一个平面分为东西南北中,这只是为了方便,不能忘记的是在东西南北中以外,还有一个上与下的问题。没有了上与下,这种平面的定位,可以是五个,也可以是四个、八个、二十四个、三百六十个,等等,可以多到无限,但怎么定位也是一个片面的定位,不是“全方位”,“全方位”也可以多到无限,但有六个就够了。

把五行纳入周易是一条行不通的路,是一条死路。用五行学说根本解释不了经文,也就是说它违背了周易的取象原则、定位原则以及纳甲原则,当然更是背离了周易的预断原理。可悲的是这种背离周易原则的理论、方法在今天还横行天下。

我们说把五行纳入周易是一条行不通的路,但不是说周易中没有定位,没有纳甲,只是说周易中定位、纳甲与五行不同。甚至周易中也有生克原理,但不是什么“金克木”、“火生土”之类。比如说噬嗑五为戊为“金”,四为己,按照天干顺序是戊“生”己,没有戊就没有己,但因为四五之间是个“天人相悖”,所以这个“生”就变成了“克”,从静止的角度看是“金”,一运动起来就成了“矢”,所以四爻才说“得金矢”。四爻己的一个取象是“木”,如渐四为己,爻辞讲“鴻漸于木”,噬嗑五爻对四爻的伤害可以叫“金克木”,但是己还有个取象是“石”,豫二的“介于石”和困三的“困于石”都是指的己,可见己也不是单指“木”,当然也不是什么“中央土”。如果只根据渐四的“鴻漸于木”就把己爻确定为“木”的话,那么渐五戊也不是“金”,而是“桷”,渐四讲的“或得其桷”,这个“桷”就是指的五爻戊,可见把戊庚规定为“金”也不是绝对的。

【周易的预断原理】(26)  賁三为何“永貞吉”?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二

賁卦三爻讲“賁如濡如,永貞吉。”,“永貞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賁卦三爻要说“永貞吉”?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先把賁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賁: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六二,賁其須。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上九,白賁無咎。

賁卦是噬嗑卦的“覆卦”,同噬嗑一样,也是一个失衡卦,与噬嗑不同的是,噬嗑是个静态失衡卦,賁是一个动态失衡卦。賁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

“贲”字通常的解释是“饰”,如《说文》讲“贲,饰也。”有装饰、打扮、修饰的意思。其实贲的本义应当是“喷”、“奔”,至于这种喷发、奔腾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文饰、修饰等等,那应当是引申义。为什么说贲的本义是“喷”是“奔”呢?这是根据贲卦三爻的性质确定的。贲卦三爻是贲卦在天道上的开端,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本身又是一个阳爻,具有强大的喷发能力,正是这种性质,我们才把它的本义确定为“喷”、“奔”。三爻的“喷”、“奔”,势必给其它爻带来各种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叫“饰”,但“饰”不是贲的本义。

贲三具有强大的喷发能力,但却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二,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四,二爻与四爻是阴爻,无力阻挡三爻的喷发,初爻虽然是个阳爻,但其天道与地道方向是五,这可以理解为无意阻挡三爻的喷发。贲三有着这么多的选择,而且是所向披靡,从释放能量的角度,从扩大影响、推动诸爻的运动与交流的角度看,应当是个“无不利”,但是三爻的喷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是依照天道至二,那就正与人道相悖,对于二爻而言是“賁其須”,这是一个不以二爻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对三爻来说则是“賁如濡如”,虽然这里有个阴阳和合,但却不体面,就象是衣服被弄湿。如果是至初,虽然合乎地道,但初爻也是个阳爻,且三初之间隔着四个时间单位。如果是至四,这虽然合乎人道,但三四之间也隔着三个时间单位,四爻辞讲“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匪寇婚媾”是说三爻的到来合乎人道,不是贼寇,是求婚。“賁如皤如”是说年岁不相当,好比是一位百发苍苍的老叟来追求少女。“白馬翰如”则是说四爻还有它的“意中人”,也就是贲上。这些都是对三爻行动不利的一些地方。

其实,对三爻的行动最大的不利还不在于它走什么道,而在于它的行动对卦体带来的影响。我们知道,贲卦虽然是个动态失衡卦,但这个失衡卦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三强五弱,三爻有迫初之势,另一个就是初爻至五既合地道,也合天道。三爻迫初由于不合时宜,因此对初爻来讲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初爻至五叫做“舍車而徒”,这个行动有动而失位的危险,但五爻为甲,这个爻有个说变就变的性质,一旦激活,立刻就会对初爻发生反作用,所以初爻也就没有失位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卦体能够保持稳定,诸爻也能相安。假定是三爻发动,不管是走什么道,总要对上爻产生影响,有着强大势能的上爻就会象山顶上石头,滑向初爻。初爻则象深谷那样,接纳来者,充实自己,卦体虽然会变成平衡卦,但三、上两个阳爻的力量将被消弱。这就是三爻不宜有所行动、有所作为的原因。爻辞把这个选择就叫“永貞吉”。

“永貞吉”换句话也就是“蔑貞兇”。事实上,正是三爻的发动,使得贲卦变成了剥卦,剥卦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卦,六十四卦要说哪个爻最强大?那就是剥上,剥上不仅是一个纯阳爻,而且位居最上,势能最大,剥卦的态势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一根细干子顶着一块大石头。贲三到剥卦变成了剥四,这个变化不只是由阳变阴,也由“只出不入”变成了“只入不出”,或者说由“喷发”变成了“承受”。剥四的爻辞是“剝床以膚,兇。”这个“凶”不是来自其它阴爻,主要是来自悬在它头上的大石头。这就是贲三行动的一个结局。

贲三的“永贞吉”启示我们,预断必须考虑当事者的能力与性质,更要综合考虑它的环境,考虑它的行动给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没有这些考虑的预断,只能是妄断、胡断。

“贞”字的意思就是稳定、稳固、静止,也就是不行动、不作为。在传统易学当中,有不少人把“贞”字解释为“占卜”、“卜问”,这种理解在今天还有很大的市场,人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贞”字真的是“卜问”,那么“永贞”就是永远地卜问,不停地卜问,试问这样的“卜问”,无论是对问者还是对答者,恐怕都会受不了的,更不要说什么吉祥了。

【周易的预断原理】(27)  剥卦中的“床”是个什么样的床?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三

上文谈到,在六十四卦中要说哪个爻最强大?那就是剥上,剥上不仅是个纯阳爻,而且位居最上,势能最大,剥卦的态势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一根细干子顶着一块大石头,所以剥卦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卦,即卦体虽然平衡,但稍有晃动,卦体就有可能坍塌,这就是剥卦的态势。但是剥卦的爻辞并没有象我们上面那样比方,而是把剥卦比喻为“床”,“床”可以说就是剥卦的卦象。那么剥卦中的“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床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让我们先把剥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剝:不利有攸往。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兇。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兇。

六三,剝之,無咎。

六四,剝床以膚,兇。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从爻辞中可以看出,剥卦有三个地方提到“床”,一是初爻讲“剝床以足”,二是二爻讲“剝床以辨”,三是四爻讲“剝床以膚”。“足”容易理解,它是指的床的支撑部位。“辨”和“膚”不大容易理解,“辨”是床的哪个部位呢?床有“膚”吗?通常的解释是,剥卦中的床,就是人们睡觉用的床,“辨”是床身与床足分辨之处,“膚”则是人的皮肤。剥卦的主旨是阴灭阳,当着剥落床足,床就面临坍塌,继续剥落床辨,直至伤及人的皮肤,所以初、二、四爻都有“凶”字。实际上剥卦中的“床”,并不是供人们睡觉的床,“辨”也不是床身与床足分辨之处,“膚”也不是人的皮肤,而是“床膚”,爻辞说得明白,是“剝床以膚”,而不是“剥人以膚”,既然“足”、“辨”都是床的特定部位,那么这个“膚”也一定是床的特定部位。

剥卦中的“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床?“辨”和“膚”到底是床的什么部位?这些问题如果不了解真实的卦体与易道,那是永远也解释不了的。剥卦的卦体是一个球体,剥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掌握了这两点,我们也就知道剥卦中的“床”是个什么样的床了,原来这个“床”不是人的卧具,而是盛“硕果”的器具,确切说就是花托。“床”的本义是装载东西的器具,《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举凡有装载功能的东西都可以叫床,不是只有人的卧具才叫床,所以花托也是可以称“床”的。知道了剥卦中的“床”是个什么样的床,那么对“辨”和“膚”也就容易理解,“辨”是这朵“花”的开始部位,相当于花蒂,即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位,“膚”则是“花”的表层。通常人们看到的花是自下而上,剥卦这朵“花”却是平放,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并不是六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果把剥理解为剥落,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反映的只是剥落的顺序,不是生长的顺序。反映剥落的顺序也不是没有意义,因为剥卦正是通过这个顺序,揭示了剥卦六爻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剥卦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是六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却是花的生长顺序。

剥卦中蕴涵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我们只谈两点,一是初爻的功能问题,二是开端与终结的性质问题。

初爻的功能或作用,我们曾经把它比喻为“基础”,对卦体而言,它具有支撑或承载的功能与作用。这个功能与作用,是不论阴阳的,也不论卦体是平衡还是不平衡,只要是初爻,就有这个功能与作用。当然如果初爻是阳爻,就可以说基础坚实,是阴爻就可以说基础不够坚实,这里的差别是坚实程度上的差别,不是说只有阳爻才有支撑作用,而阴爻没有这个作用。失衡卦不利于卦体的稳定,平衡卦有利于卦体的稳定,这种区分,也是说稳定程度上的区分,不是说失衡卦的初爻没有支撑作用,就一定不稳定,平衡卦的初爻才有支撑作用,就一定稳定。剥卦是个平衡卦,一般说平衡卦易于稳定,但剥卦初上的力量太悬殊了,因此我们把剥卦叫做微妙平衡卦,在这样的态势下,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蔑貞兇”的“蔑”字不是“灭”,而是轻蔑、蔑视的意思,“兇”也不是说这个爻有多兇,而是卦体的兇。

一般说来,“床”的不同部位之间是无所谓先后的,如果说有先后,也只是一个观察的顺序、叙述的顺序。好比我们向一个人介绍自己用的床,我们可以从床头说起,也可以从床足说起,不管从哪说起,最后总得说全,给人一个整体印象。人们买床,也不是单凭一张照片,而是把实物翻来倒去,都看遍了,确信质量没有问题,才会下决心去买,这就是观察的全面性。剥卦中的“床”不同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床,它是一个有生机的“床”,它的不同部位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是有开端有终结的,这个顺序是内在的,不管人们怎么观察、叙述,也不能改变这个内在的顺序,几千年的传统易学,恰恰没有发现这个顺序。如果人们稍加注意,一定可以看出剥卦初爻与二爻的象辞不同,但断语一样。如初爻的象辞是“剝床以足”,二爻的象辞是“剝床以辨”,但这两个爻的断语都是“蔑貞兇”。这种现象我们叫“同断异象”。如果我们进一步注意,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同象异断”,即象辞相同,断语迥异,比如说屯卦二、四、上这三个爻都说“乘馬班如”,但二爻的断语是“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四爻的断语是“求婚媾,往吉,無不利”,上爻的断语是“泣血漣如”。再比如临卦初爻与二爻的象辞都说“咸臨”,但初爻的断语是“貞吉”,二爻的断语则是“吉,無不利”。为什么临卦初二都讲“咸临”呢?这是因为初爻是基础,一举一动,对全局都有影响,二爻为甲为阳,有着强大的喷发能力,对全局也有影响,所以也是“咸临”。剥卦的天道与临卦是一样的,初爻是基础,二爻是开端,虽然这两个爻是阴爻,但初爻的支撑作用没变,二爻的喷发性质没变,剥卦的主要问题是能不能保持卦体的稳定,初二两爻的责任最大,所以不容轻视。初二两爻都讲“蔑貞兇”,细辨起来,它们也还是不一样的,初爻的“贞”主要讲稳固,二爻的“贞”主要讲静止,二爻保持静止,就不会对上爻造成不利的影响。

剥卦的命运取决于上爻,剥上依照天道当至三,依照人道当“反身”至五。剥上辞讲“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碩果不食”是一个决然判断,说明上爻不可损益。“君子得輿,小人剝廬”是个或然判断,说明上爻的动向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遵循人道待时至五,这样的结局就是“君子得輿”,如果是至三至四,结局就是“小人剝廬”。同是“小人剝廬”,为什么三爻“無咎”而四爻“兇”呢?这是因为上爻至三合乎天道,而至四则有一个时间差,四爻是经不起这个打击的。三爻的“無咎”与四爻的“兇”都是说的本身,不是说的卦体,这是与初二的断语是说卦体而不是自身的一个区别。

剥卦给我们的启示是,正确判断的基础一是要全面了解卦体,也就是对事物的整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要掌握易道,也就是“历史”地看待诸爻的关系,三是要分清哪些判断是整体判断,哪些判断是局部判断,不能把整体判断误认为是局部判断,也不能把局部判断误认为整体判断。

【周易的预断原理】(28)    “七日來復”与“至于十年不克征。”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四

“七日來復”与“至于十年不克征”都出自復卦,让我们先把復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初九,不遠復,無祉悔,元吉。

六二,休復,吉。

六三,頻復,厲,無咎。

六四,中行獨復。

六五,敦復,無悔。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

復卦是个平衡卦,在六十四卦中,这可以说是个最稳定的平衡卦,我们曾经把復卦比喻为一个“不倒翁”,就是说不论从任何方向,用多大力量,也不会倾覆这个卦体,因为它的基础太坚实了。卦辞“出入無疾,朋來無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復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知道了这些情况,也就不难对“七日來復”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天干顺序上,甲乙丙丁戊己为“正”为“往”,己庚辛壬癸甲为“反”为“復”。经文中的“道”字,都是指的人道,也就是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小畜初为戊,二为乙,自乙至戊为“正”,自戊至乙就成了“復”,小畜初选择了至二,所以爻辞说是“復自道”。復卦初爻为癸,二爻为庚,如果是初爻也选择至二,这就成了“反復其道”。自癸至庚需要七个时间单位,站在二爻的角度,这就是“七日來復”。其实小畜初至二,也是需要七个时间单位。

“至于十年不克征”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卦与卦之间,有一个“原始反终”的规律,如果一个卦不是中途遇到极大障碍,上爻就会返回来充当下一个卦的初爻,上一个卦的五爻就会充当下一个卦的二爻,比如屯上变蒙初,屯五变蒙二,如此等等,这就叫“原始反终”。如果中途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那就会发生特殊卦变,这个卦的上爻也就不能充当下一个卦的初爻,比如讼上变成了师卦的二爻,讼五变成了师卦的三爻。或者虽然上爻变成了下一个卦的初爻,但五爻却没有变成下一个卦的二爻,比如履卦的上爻变成了泰卦的初爻,但履卦的五爻还是泰卦的五爻,如此等等,这就不是“原始反终”,“原始反终”引起的卦变我们叫正常的卦变,不是“原始反终”引起的卦变我们叫特殊的卦变。復卦就是一个面临特殊变化的卦,上爻找不到返回的路,所以爻辞说“迷復”。復上的前身就是临卦的初爻,那是一位“大君”,临卦预断“至于八月有兇”,到了復上这个预断得到了应验。復上的“迷復”意味着这个爻失去了执政的地位。非但失去执政地位,而且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还没有征战的能力,这就是爻辞说的“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

为什么復上“至于十年不克征”呢?原来復变成无妄以后还是上爻,无妄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由辛变丁需要七个时间单位,无妄上为阳,表明实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但这个爻却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当至二,依照地道当至四或五,依照人道当“反身”至五。上爻这个“反身”动作,也就是由丁变成辛,需要四个时间单位。这就是说,无妄上的形势非常不利,爻辞讲“無妄,行有眚,無攸利。”无妄“原始反终”变成大畜,无妄上变成了大畜初,大畜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大畜初至二合乎人道,但不合地道,且初二之间隔着三个时间单位;至三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与人道;至五合乎地道但正与天道犯顶,只有至四算是一个比较好一点的选择,因此爻辞说是“有厲,利已。”自復上辛至大畜初爻辛,正好是一个周期,形势没有多少改观,因此也就应验了復上“至于十年不克征”的预断。

“七日來復”与“至于十年不克征”这两个预断,从时间单位上讲是不同的,一个是“日”,一个是“年”,但它们同属于长期预断,因为都超过了四个时间单位。一个爻的直接影响,最多不会超过四个时间单位,因此在这两个预断当中,有一个其实并没有应验,这个没有应验的就是復二,表面上看復初与復二只有一步之隔,但因为其间隔着七个时间单位,所以復初并没有对復二产生直接影响。復二的爻辞是“休復,吉。”说明既没有别的爻来推动它,而它本身也缺少回復的动力,虽然没有与其它爻的交流,但也避免了伤害,所以是吉祥,到了无妄卦还是二爻,虽然还是个阴爻,但二三之间是个“天人合一”,因此也就出现了“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的极好态势。

【周易的预断原理】(29)  “無妄之疾”为什么“勿藥有喜”?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五

“無妄之疾,勿藥有喜”出自无妄卦五爻,什么是“无妄”?什么是“無妄之疾”?为什么无妄五的疾患不需服药,还会有喜?易作者是根据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先把无妄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無妄,往吉。

六二,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先说说什么是“无妄”。“妄”字是胡乱、虚幻的意思,如妄想、妄动等。“无妄”就是不妄,也即有理性、有章法、有规律的意思。为什么这个卦叫无妄呢?是因为这个卦内卦为震为动,外卦为乾为健,善动而强健,所以就无妄吗?不是。无妄是复卦所变,复是一个最稳定的平衡卦,一般说来,在平衡卦中,地道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天道与人道起作用。复卦中,并非没有人道的影响,如“反復其道”、“中行獨復”等,这都说的是人道,但是由于初爻太强大了,所以人道的作用也不大,复卦变无妄,几乎完全是天道的作用。复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按照天道,复初最先影响的是五爻甲,复五辞为“敦復”,这个“敦復”就是敦促初爻的回归。五爻甲一旦激活,立刻就反作用于初爻,初爻的“不遠復,無祉悔”就是说的这种回归。初爻癸两个时间单位以后变成乙。按照天道乙再影响到丙,丙再影响到丁,丙为四爻壬所变,丁为上爻辛所变,自癸算起,到丁时一共用了四个时间单位。受初爻的影响,五、四、上这三个阴爻变成了阳爻。二爻与初爻看似一步之遥,但其间隔着七个时间单位,卦辞讲“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其实二爻并没有等来初爻,当然三爻也没有等到,所以二、三两个阴爻没有变化。复卦六爻的爻位不动,仅凭阴阳变化,就变成了无妄,当然爻所表示的时间与运行的方向也起了变化。复卦变无妄,几乎没有地道与人道的作用,完全是天道的作用,而“天行有常”,所以这个变化一点也不混乱,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复变成的这个新卦就叫“无妄”。与八卦的震和乾一点关系也没有。

“无妄”就是不混乱,就是有规律,但这个不混乱和有规律,完全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讲的,如果从人道顺序讲,怎么说也应当是初爻先影响二爻,二爻再影响三爻,如此等等,这是一个观察顺序,叙述的顺序,甚至是人的正当行为的准则,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天道顺序。人道顺序如果再演变为一种思维惯性,那么从主观的角度看,复变无妄就是一场混乱,没有规律,没有由头,或者说是意料不到。因此“无妄”的另一种意思就是出乎意料。不仅是阴阳变化意料不到,由于天道的运行方向发生了逆转,无妄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这样每个爻的前程也变成了难以意料,前程难以意料,也就失去了指望,所以“无妄”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没有指望。

什么是“無妄之疾”呢?“無妄之疾”就是意料不到的疾患。同样“無妄之災”就是意料不到的灾祸。“疾”与“灾”都是祸患,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疾”是内患,“灾”是外患。对人体而言,“内患”也就是“病”,服药是去病的方法,那么为什么无妄五得了意想不到的病,不需服药医治,反而是“有喜”呢?

要想解开这些谜团,只有依靠卦体与易道。无妄是一个新建元的卦,卦辞“元亨,利貞”是说初爻是通达的,适宜保持稳定。但无妄又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某些爻的运行存在着困难,这就是“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这是对无妄卦的一个总体判断。总体判断是“不利有攸往”,但总体判断不等于局部判断,某些爻根据自身的或客观的条件,寻求发展,趋利避害,于是也就出现了总体判断与局部判断不一致的问题。比如无无妄初是个阳爻,有一定实力,至二合乎人道与地道,只是不合时宜;至四虽然不合人道与地道,但合乎天道,这也是一个“出门交有功”,初爻还有一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五爻,在这样的形势下,初爻辞的判断就是“無妄,往吉。”二爻是个阴爻,二爻至三是个“天人合一”,这是一个“好风凭借力”,爻辞判断为“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无妄三是个终结阶段,这虽然是个阴爻,但因为有二爻这个“睦邻”,本来处在吉祥状态。只是四爻如果有所行动,势必影响到二爻,四爻为丙,丙的一个取象就是“牛”,所以三爻的命运也就变得难以预料,爻辞说“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这是一个或然判断,说明三爻的祸福,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四爻与上爻处在“天地相背”当中,不论是从自身还是从整体考虑,还是以不动为好。爻辞断为“可貞,無咎”和“無妄,行有眚,無攸利。”这说明无妄卦中,不是所有的爻都适合运动,也不是所有的爻都不适合运动,动与不动,一是看对自身的利害,二是看对整体的利害,特别是看对整体的利害。

现在我们说说五爻的“疾”是怎么回事,五爻是个强爻,在无妄卦中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这样一个有着强大喷发能力的爻,它会有什么“疾”呢?原来它的疾患就是不能践履人道,五爻的人道是至上,但五爻却处在“天人相背”和“地人相背”当中,这就是五爻的“疾”。五爻是无妄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也可以认为还没有外界,所以五爻的疾患也就是内患,这是与三爻的“灾”不同的地方。五爻的人道方向是上,而至上又是个没有指望。五爻是个“只出不入”的爻,因此也就不能指望从外界用药给它医治。如此说来,五爻的“疾”是无药可医了,其实也不是,五爻虽然不能至上,但至初却是个“天地合一”,“天地合一”在经文上就叫“律”,对人而言,它就是一种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一定合乎人意,甚至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但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运动与变化的主导力量,对五爻甲而言,又是一种德性,一种价值。五爻与初爻的“和合”是天作地合,因此是“喜”,只是这两个爻都是阳爻,从人道上看是隔着“大川”,所以这种“和合”可以用“君臣和谐”来比喻,也可以比喻为“他乡遇故知”,对初爻而言,也可以说是“有朋自远方来”。

“無妄之疾,勿藥有喜”对我们的启示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不一定符合客观规律,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人的迷惘、灾祸在所难免,维护整体的利益才是正确的选择。

【周易的预断原理】(30)  大畜卦为什么“利涉大川”?

  ——周易预断事例之二十六

“利涉大川”一辞最先出现在需卦,需卦辞讲“利涉大川”,我们说这个“利涉大川”说的是需三,需三直接至上合乎天道,有利于诸爻的通达,但此行不合人道,从人道顺序上讲应当三爻之后是四,四爻之后是五,五爻之后才是上,现在由三直接至上,就是抄了近道,所以我们说“涉大川”就是“抄近道”。

“利涉大川”一辞在经文中出现多次,除了“利涉大川”以外,还有“用涉大川”、“不利涉大川”、“不可利涉大川”等,总的说“涉大川”就是“抄近道”,从三直接至上是“抄近道”,从初直接至五也是“抄近道”,从上直接至三也是“抄近道”,从人道顺序上讲,只要是间隔两个爻以上,都可以说是“抄近道”,也都可以说是“涉大川”。至于利与不利,可与不可,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考虑。

大畜卦也讲“利涉大川”,这个“涉大川”说的是由哪爻至哪爻呢?为什么它“利涉大川”,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先把大畜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厲,利已。

九二,輿說輹。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六五,豮豕之牙,吉。

上九,何天之衢,亨。

单从爻辞上看,大畜卦中有“马”、“牛”、“豕”、“輿”等象,还有“天”,就是没有“河”、“川”等象,怎么这里会出现一个“利涉大川”呢?原来这里的“利涉大川”还是指的三爻直接至上,三爻直接至上是“抄近道”,“抄近道”就是“涉大川”。什么原因使得三爻“利涉大川”呢?是大畜卦的态势。

大畜是个整体失衡卦,大畜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特定的形势,特定的时间,为三爻“涉大川”创造了条件,也需要三爻来“涉大川”。

为什么说大畜卦中“涉大川”的主角是三爻呢?大畜的失衡主要是二爻与三爻这两个强爻造成的,它们都给初爻以压力,但是二爻甲在大畜卦中属于终结阶段,没有主动权,如果说是过失,这也是先天造成的,从现实上看,由二爻甲至初爻辛,其间隔着七个时间单位,这就是说,二爻对初爻的作用是潜在的,不具有现实性,当然初爻也不能至二,因为一则不合地道,二则由初至二也需要三个时间单位。卦辞“不家食吉”就是说的初爻不宜至二,甲的一个取象就是“家”。

初爻不宜至二,是否还有其它的选择呢?从地道的角度看,初爻的选择是至四或者至五,但是至四需要八个时间单位,至五则正与天道相悖。这样初爻至三就成了出行的唯一选择,但这个选择一是不合人道,二是不合地道。所以爻辞讲“有厲,利已。”“有厲”是说初爻的形势严峻,“利已”是寄希望于己爻。

三爻是个三道分途的爻,依照天道当至上,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四。我们先看看三爻周边几个爻对三爻的影响。假定初爻选择的是至三,那么这对三爻来讲就是“良馬逐”,初爻辛的一个取象是“白马”,如果这匹“白马”顺应天时,顺从人的意志,那就成了“良马”。初爻的“逐”给三爻造成了一定困难,但凭借地道的作用,三爻还是能够保持稳定,这就是爻辞上讲的“利艱貞”。四爻是个阴爻,表面上看,由三至四既合人道,也是一个阴阳和合,但是四爻是大畜卦的开始阶段,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由三至四隔着七个时间单位,因此三四之间无论是“合”是“战”,两者都没有缘,这样一来,三四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和”的局面。对三爻来讲就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这就是“曰閑輿衛”,对四爻来讲就成了“童牛之牿”,三爻壬的一个取象就是“牛”。

三爻至初是正与天道犯顶,至四是严重的不合时宜,保持不动是“艰贞”,这样三爻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至上,即爻辞讲的“利有攸往”,这也就是卦辞上讲的“利涉大川”。

上面谈到,“涉大川”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条件适宜“涉大川”,二是形势的发展需要“涉大川”。当然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在不同的地方还是有所侧重。这里我们不妨把大畜与需卦做个比较,需三“利涉大川”的客观条件是合乎天道,再有就是上爻是个阴爻,讲需要就是诸爻的交流与通达。但由于三五处在平衡状态,所以需三只能是“光亨”,是“需于泥,致寇至”。大畜三“利涉大川”的客观条件不如需三,虽然也是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且上爻是个阳爻。但从需要来讲,大畜三更应当至上,因为这里不仅有诸爻的交流与通达,还有一个卦体的稳定,因为毕竟三爻对初爻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如果说需卦的“利涉大川”侧重的是客观条件的话,那么大畜的“利涉大川”侧重的是主观需求。因为单从客观条件上看,大畜三是“不利涉大川”,不仅是“艰贞”,也是“艰行”。这是一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是办不到的。

“出行”是占卜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大川”只是“出行”的一种方式。离开了对客观形势的分析,离开了人们的主观需要,怎么能够确定一个人是否应当“出行”,还是不应当“出行”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76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5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32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9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9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8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1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8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7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14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8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3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5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80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9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