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咨询师,我可以和她成为朋友吗?
因为错误的认知和家庭环境成长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的内心也是一个比较小心翼翼的人。
我只敢在咨询师面前完全敞开自己的很多想法,且这些想法在很多看来,是根本不存在什么羞耻心的,但我会感到很大的羞耻心和愤怒感,其实这种莫名其妙的愤怒,我从更深层次理解来看。真的完全是受了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的父母亲都是那种比较老实巴交的性格,他们也因此吃了很多哑巴亏。
而且,他们自己比较安于自己的性格,也不是那种喜欢去操心别人生活的人,所以活得比较简单,当然,也没什么社交。
而我,只有在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那里感受了这种被人理解的痛苦。其他人给我的感受都是不信任的,因为他们总喜欢对我评头论足,或者总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的身上。
这也令我感觉受到束缚和控制。
怎么办呢?我感觉自己陷入了对咨询师宋老师的依赖当中去了,我似乎把她投射成了我的安全父母了?
我觉得自己还是受父母影响太深了,我似乎在埋怨自己不够好,因为我从小受到的鼓励和爱比较少,我会偶尔觉得自己不被爱,偶尔也会觉得不够自信,但总体上来说,都是对人生的不自信。
像我这样不自信的人,是不是生来就是性格缺陷呀?
是否只有外向活泼开朗的人才受欢迎呢?
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作家,艺术家乃至医生似乎都是比较内向的人。
包括很多科研人士,也是这样。
因为有些比较高的精神追求,就难免在世俗生活中被人诟病。
所以,我又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呢?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还有就是,我觉得很多知识分子都是内向性格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精神追求,不至于被外界干扰太多。
当然也不是说外向的人就一定能说会道,在某些特殊场合中,外向也会吃亏。
当然了,如果一个坐不住的外向的人,让他们来从事心理咨询师或者比较安静的工作,就做不好。
就像周老师所说的,要顺应自己的天性而活,这样才能做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和它们对抗。
只有顺应自己的天性,就能够活出真实的自我。我觉得我还挺适合当作家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