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房顶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无意间引起了我的注意。麻雀并没有婉转悦耳的鸣声,但是却喜欢唱歌,显然是个五音不全的麦霸。相貌也很普通,羽毛的色彩更是单调乏味,几乎令人无视它的存在。总是离人不远不近的距离,色彩、声音及其习性都不讨喜。
然而,麻雀却是生命力极强的飞禽,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出众的相貌和嗓音个头也不值一提,才让人类忽略它的存在,却可以依附于人类而生存的更好。据说,麻雀比人类的历史还要久远。不管人类世事如何变迁,麻雀却总在适应着人类的发展。从远古的地老天荒到现在的乡村或者都市,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学院里宽敞的餐厅里也能见到耐心等待的麻雀,人们吃剩下的饭粒等食物都是他们用于饱餐的美食。站在房顶的管道及电线上,找准机会偷吃两口,绝对有不挑食的好习惯。有虫吃虫,没虫吃菜,和人类一样,是个杂食动物。有时还有颇为大方的不怕人的大胆麻雀,似乎和人类对视也毫无顾忌。正是在和人类打交道的过程中,练就了非凡的适应能力!而远胜于色彩鲜艳的鹦鹉黄鹂之类,似乎只能在鸟笼里生存,成为人类的玩物才可以变得更好。大约喜欢自由飞翔的麻雀是看不上鸟笼中养尊处优的金丝雀们。
麻雀虽没有鸿鹄之志,却也不讨人喜欢但也不至于生厌的存在着。据说当年的四害之一既有麻雀,尽管是被大大的冤枉了,却并没有在人类的大肆捕杀之下绝迹,真正算是生存能力极强的证明吧!
麻雀不像大多数鸟类一样远离人类,只有靠人近一些才会生存的更好,麻雀却是依靠人类活着的,尽可能靠近人类生存。尽管也存在风险,但是大约经过细心思量,权衡利弊,还是靠近人类实惠更多。方便寻找食物,自不必说,更重要的麻雀不仅适应了农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依然生存的很好,谁家墙上的排气小孔,或者虽打了孔,但是尚未安装的空调孔,或者大桥下都能成为他温暖的家。那日,在陶溪川高高的烟筒上,看到有一小孔,似乎施了魔法般钻进钻出,也成为麻雀不嫌弃的家园。似乎就是依赖着人类,而生存才更好。
田野里稻谷成为麻雀们最好的食物,尽管农人们在稻田里插着装饰性像极了人类的稻草人,麻雀大约也知道那只是个假人,和人类斗智斗勇,偷嘴吃的快乐的确很爽。实在不行,饿极了,随便找个垃圾桶翻拣一下也可以填饱肚子。在真正的原始森林里,也许麻雀这种普通的小鸟反而难得一见。
麻雀自然知道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道理,毕竟凭借着自身的精巧灵活,被抓住的可能性极小,更何况在城市里哪还有鲁迅笔下的网筛,纵使有也没有了布置网筛的空间。再也难见,聪明伶俐的闰土。除了动用全国之力捕杀的特殊时期,人类还算比较友好相处。所以麻雀们得出结论唯有靠近人类,才能生生不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没有鸿鹄之志,却依然与世无争,子孙满堂。成为超越绝大多数飞禽走兽而繁衍不息的特殊物种。
一只没有鸿鹄之志,其貌不扬,却适应能力极强的麻雀,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