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知识层面来看,本节课要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知道比例的组成和分数形式。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运用求比值的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在探索比例的意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明确比和比例的区别。这些是比例外在特征的学习内容。从比例的实质来看,要引导学生关注素材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从新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为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一、理解比例的意义。
二、要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能够根据两个比的比值写出比例。
三、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图形的相似,感受到相对应的边比值就相等,就能够组成比例。同时我认为,理解“比例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说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定义”,而更应该把握住几个深入的问题,例如“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呢”“为什么要特别关注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呢?”等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算真正实现了“比例的意义”的教学,才能够真正为后续比例的深入学习做一个坚实的铺垫。围绕着这两个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环节由四部分组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播放短片,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情境中,再通过提出“同样都是长方形,为什么有的像国旗,有些不像国旗”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个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促使学生想到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新授比例,解决问题。
带着刚才的疑问,学生进入到了计算长方形和国旗长与宽的比值环节,通过计算,学生能够自主解答疑问。老师则借助学生的计算结果,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比例的新授教学。整个过程中知识产生的非常自然,易于学生接受。
三、应用知识,判断比例,写比例。
认识了比例之后,我就引导学生利用比例的概念解决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根据四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值,学会判断哪些比能够组成比例,让学生再次辨析比例的定义。会判断比例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去寻找国旗中的比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经历了用数字组成比、计算比值、组成比例这一完整的环节,让学生对于比例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直观。同时,在写国旗中的比例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图形的相似,感受到相对应的边比值就相等,就能够组成比例。
四、比例的练习巩固。
在练习环节中,我设计的第一道题目是用三角形写比例,一方面是巩固学生对比例的运用,另一方面继续渗透图形的相似,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索,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快乐,也让学生体会到比例在图形变换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两个练习,我希望学生体会到“关注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背后真正的原因,因为比例就是一个判断标准,是一把无形的尺,它就像一个工具一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以供我们使用。最后一道题,是一道开放的题目,意在让学生从多样化的角度写出比例,灵活运用比例的定义。
回顾整节课也还存在不足:
一、个别任务难度略大,部分学生没能在第一时间理解任务指向,需要老师的适应点拨才能独立解决。
二、没有让学生辨析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的混乱模糊,如果能加入一个辨析环节,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