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公考编

网络上有句开玩笑的话: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考编。疫情后,进体制内似乎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原本高校的毕业生可能会更多地去大厂或是选择创业公司,现在也有很多选择在毕业后选择一个城市(可能是上学的城市或是家乡),然后考公或者考编。

记得前几年,还有人对于北大毕业去当初高中老师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现在却会发现,即使是清北,也有很多人选择体制内,而非像原本人们理解的去做研究。

其实这样的现象,即越来越多优秀的人进入体制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一位朋友在杭州做初中地理老师,她说她来的那年还好,第二年(去年)有很多985毕业的研究生也会考编。一方面,是因为不确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教师的待遇也的确在不断提高。

今天刚好看了扇贝昨天的“宝藏同学”板块,有关一位从业22年的教师。看到她对于教育的热情,以及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追求,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逐渐意识到,作为“教师”这两个字的重要意义。

这不是最后的选择,也不是为了“铁饭碗”,或是稳定,更多的还是要出于热爱。唯有热爱,不论是做什么职业,属于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