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忘记回复小易的时候,我就知道,惨了,我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了。
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身为自媒体人,和别人社交就是我赖以生存的根本。我每天写文,大部分阅读量只有五十,偶尔甚至可以过百。别笑,只要每天追热点,学学咪蒙老师的标题,我总有一天就能写出十万+。我有自己的微博,知乎,豆瓣,把豆瓣的内容搬去微博,把微博的段子发到知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是我的深加工内容。
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我竟然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健康的我,不过是偶尔在三点后睡觉,喝一点小酒。但我依然做到了,坚持中午十二点起床,保持九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如此努力,把自己的身体当做圣庙,喂它上好的烤串,生蚝,煎饼果子,喝的是威士忌,伏特加,哈尔滨啤酒,没想到,竟然终于还是患上这种不治之症。
电话响了起来,依然是小易。不行,我不能回她,至少不能是现在。初期的症状太凶猛,贸贸然回复,很容易就使用了一号笑脸,或者是在不经意的句号之中,不小心就暴露了情绪,让她知道我今天精神不佳,要催我还,当初买iphone7的时候,借她的钱。
社交恐惧症潜伏在你的身体里,不定期发作。多见于女性患者,较少见于男性。这不难解释,大部分发病的女性,都有被男性欺负的病史。他们在女性的社交渠道上,发布不堪入目的回复,类似“最近你又胖了”,“P了多久”,“过百了吧”这样的话。压力一增,心脏承受不来,当然就不愿意给大脑供血,腿脚也不听使唤,终于只能呆在家里,叫着外卖,不回微信,连点开红包的欲望都没有。
社交恐惧的根本是什么?是我不喜欢任何东西,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不喜欢自己,我厌恶自己的一切,换一个人来,肯定能做得比我好。他们会写十万加的公众号,会发过万转发的微博,豆瓣er会喜欢他们,知乎精英会给他们点赞。我不和人交流,是因为别人的美好,让我感觉非常不好。
在断绝社交的过程里,我和这个世界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这种联系源自于我对生活的反思,看成功者如何成功,看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如何抉择。再来一次,我还会写公众号吗?还会追热点吗?还会抄袭吗?我为什么会称自己作自媒体人呢?为什么我可以毫不愧疚?
最终我会在这些愧疚里明白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明白人会自卑的原因。明白我为什么不敢和别人聊天,是因为连我都讨厌自己。因此我就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才谈得上去改变,才能了解事物之间微妙的联系,明白多大程度上自己可以利用这些联系做成点什么。
在社交恐惧里,我和我自己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孤独是那么的凶猛,我谁都看不见,我只看得见自己。我清晰的明白我害怕些什么,我害怕自己,害怕自己的无耻,看到自己的怀疑。
我们每天都在忙着与别人联系,发表情,发红包,你来我往,在社交中得到某种满足。然而我们其实并不缺乏沟通,也不缺乏联系,我们其实最缺乏的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在自我的对话中,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讨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