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辞职了,离开了工作十年的单位,脱离了体制。
这个想法盘桓在脑海里好几年,到了晚期演变成每天早上睡醒后,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会辞职才能鼓励自己起床。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结束这种得过且过的生活。
从想法变成现实并不容易。过去几十年,我一直是个还是令人满意的产品。从好的学校毕业,找到了体制内安稳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儿育女,人生进行得挺顺利。突然辞职休息意味着一直习惯的生活模式彻底改变,要自己交社保,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解决吃饭问题,要面对别人的质疑与评价,还要面对自己对自己的怀疑。在各种挣扎权衡之下,还是毅然走出了这一步。4月底离职证明盖上了章,从五一开始我的人生正式开始了自定义模式。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健康,情绪对人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工作时最大的困扰不是各种繁杂的事物,而是持续性的焦虑,毕业到现在最轻松的时光居然是休产假的4个月和疫情被困家中的日子,虽然各有各的不便利,但那种内心的平静和放松我总会怀念。焦虑导致才30出头的我身体总是各种毛病,这样说显得自己很娇生惯养,但可能是个性使然,在体制内虽然不太求上进,但自我评价还是比较有责任感,也许可以得过且过,但总有一份责任,或者说对母校的荣誉感(自以为是的荣誉感,这又属于自我加压)让我总是主动承担了很多工作。没办法让自己安心做一条体制内的咸鱼划水;又没办法勉强自己像孔雀似地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在跟领导搞关系这一点上,我很早就放过了自己。至于怎么让自己在体制内过的很舒服,终究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可能是因为自己还是有理想的,有想要去做的事情,不愿意再继续浪费时间,维持表面地体面,也让我从持续的焦虑中解脱一下。
我常常想,如果给你三年时间,五年时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那个节点往回看,你现在做的事能让你到达那个理想的自己吗?如果不能,你愿意为了实现理想的自己而努力吗。以人的聪明才智,给你三年的时间让你磨一个专业上的事,是有很大的成功的概率的,但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能忍受物质的匮乏,别人的不解,自己对自己的怀疑吗?恐怕能做到的不多。这里面最难的是有时候自己也会质疑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研究生毕业后到了某国企省级单位,因为从小的画画梦想,裸辞后在家学了三年的绘画,终于转行成为了职业的插画师。也许社会地位,物质回报不如她之前的工作,但是我看到她心甘情愿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眼里有光,身上散发着灵气。她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许我们的梦想不一样,但是那种勇敢是我佩服的。
我也迈出了第一步,也切实的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尤其是别人问你,接下来你准备干嘛?我已经过了毫不畏惧地说我要追求我的梦想的年纪,也不想给自己惹不必要的麻烦,我会说休息一段时间再看,这样友好的结束谈话。
那天,我给朋友发了消息,说你是怎么做的,她回复“you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
好吧,就来一场让假戏成真的冒险,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你不妨大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