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犊子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路上看到两只小柴犬,一只是妈妈,一只是儿子,主人同时拉着两根绳子遛他们,可两只狗经常往不同的方向跑,需要主人不断把他们拉回来。

狗妈妈长得很温顺,小小的眼睛惹人疼爱,忍不住上手摸一摸,它就会借势用脸主动去贴你的手,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而那只小公狗,活跃得不得了,同样伸手去摸它,刚开始至少没反抗,还算配合,可还没两秒钟,就毫无征兆地跑走了,据说是旁边有个小孩吸引了它的注意力。

不禁向主人感慨两只狗子的可爱,主人说,“它俩看见人都没事儿,但只要有别的狗冲着小公狗叫,狗妈妈就会生气,会使劲叫!护犊子,跟人一样!”

这句话听起来没什么毛病,可是仔细想来,到底是狗学人?还是人学狗呢?这种事情,真是越想越有趣!

护犊子,按字面意思,应该是一个动物的天性。例如,在动物迁徙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幼小的成员,成年动物们往往会聚成一圈,保护着幼年的动物前进,不让他们掉队,同时分散侵略者们的注意力从而帮助族群得以繁衍。而一旦这些年幼的动物成年,便不再受到这样的保护。当然也鲜有伦常之说。

那人呢?比如,两个小孩正在一起玩,不知怎么发生了一些冲突,旁边的家长保护心切,便出手干预,很可能孩子们已经翻篇开始重新玩耍,家长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再比如,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让孩子经历风雨,很早就把孩子推到了自力更生的一线,在孩子受挫的时候也没有提供及时、适当的保护和疏导,使孩子的内心积累了很多恐惧和无力感,甚至在行为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咨询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孩子们刚开始会诉说自己各种的愤怒和不满,当回顾到这些情绪的源头时,往往是从童年就感受到的向外推的力量,许多事情只能靠自己解决,如果在家长面前表现出畏缩、或不够强大,就可能被扣上“懦弱”、“没骨气”之类的帽子,让心灵倍受伤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习得了不再求助和凡事靠自己,以及独自面对背后的孤独与无助,自我价值感的体验也同步跌入深渊。

这样看来,不论是狗学人,还是人学狗,对于“犊子”的护与不护,都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而“护犊子”本身也被认为是一种贬义地表达。

对于人,这个高级动物而言,父母对“犊子”的关照也被期待了一些有别于普通动物的更高级的表现,一种“收放自如的护”——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保护,什么时候需要放手,以及如何保护和如何放手;似乎有一些隐形的东西是需要始终贯穿其中的。

那么这个贯穿始终的部分到底是什么?这个让受伤的孩子可以疗伤,让怯懦的孩子获得勇气的力量又在哪里呢?该如何操作才能真正获得呢?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互动也会更多的激发湾湾的灵感,努力更新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哥哥养在园子里的狗生了小狗崽,我们都觉得很新鲜,周六带儿子过去看看。一共生了六只,三只白色,一只黑色,还有两只灰色...
    学写字的雪莉阅读 198评论 0 6
  • 1 小呀么小二郎…… 1885年,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有一个小男孩,高高兴兴地跨入学堂了。 这小男孩很想学东西,他以...
    九鸦文化阅读 1,359评论 11 11
  •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中级30期代艳坚持分享第506天 2023-08-11 日子很忙,也很琐碎,但是值得记录,什么时...
    a4faa662f281阅读 135评论 0 2
  • 关于要不要护犊子这事,我的观点是:要! 很多为人父母的,一旦发现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
    秋意微凉阅读 487评论 1 2
  • 护犊子等于爱么?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包容是理解,是欣赏是赞许,是在关键的时候,在无关乎原则或者说法律责任的基础之上义...
    迪淇骞阅读 3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