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树丽
老李,明年高考咱俩换换,我在这等儿子,你回家做饭打扫卫生。
不中,我已经爱上这个任务了。
儿子高考这两天我和老李分了任务,他负责接送,我负责做饭,我这样分也是有私心的,因为我是急性子坐不住,再者在外面太阳晒我皮肤会更黑。
老李带了一个马扎坐在顶佳文具门口的阴凉处等,周围都是热心的服务者,一会发扇子,一会发水,一会又是加微信,他一边等,一边和众多的人交流,一点都不寂寞。
我就不同,在家打扫卫生后就忙着做饭,对于不善于做饭的我来说第一天我还炖了排骨,认真做了四个菜,到了第二天就偷懒了,直接买熟食,连菜也不做了。
我通常会在下午和老李在考场外面等儿子,感受考点外面的人山人海。真的,如果家里有考生,不管是中考生还是高考生,我都建议咱家长去陪考,这两天的经历会让你有太多的思想冲击与震撼。
第一天考试的时候,我在考生等候区遇到了高冠英校长,她亲自送孩子们进考场,给孩子们加油鼓劲,这让我很感动,毕竟她八十多岁的高龄在烈日炎炎炎下也是考验。
高校长说高考就是孩子的生命中的庆典,是最大的喜事,必须有祝福和掌声,这个过程家长是最不应该缺席的。
我突然觉得高考和结婚一样重要。孩子结婚的时候我们自然都是喜悦的,我们送出的祝福和孩子的成长有关,气氛必须有,仪式必须隆重,高考为什么重要,它就应该是这样重要。
我们做父母的尽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我们只管用心去做,至于结果好与不好那都是后来的事,毕竟高考决定不了人生的最终输赢。
在孩子人生的关键的几步,我们必须一直在场,绝对不能缺席。孩子们比什么,比谁的父母最爱自己;我们比什么,比谁的子女更孝顺,这是对价值感的确认,尤其是对成绩不优秀的孩子,父母的确认尤为重要,就如我儿子,他成绩并不优,但是那又怎样,我们给他的爱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爱,不是炫耀,我们只是在教孩子如何去爱,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引导他做一个有爱,会爱的人,做自己人生中的VIP。
在这之前我也没有陪考的想法,只是觉得考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拿不拿向日葵,穿不穿旗袍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当我真正进入这两天的日子里,我发现考试的意义不单单只是考试。
小区旁边的建筑工地按下了暂停键,甚至晚上跳广操舞的大妈都开启了静音模式,国家的重视,城市的重视,甚至小区的重视,父母朋友们的重视,都只是为给孩子一个爱的保证。
以前看见交警的时候,我都是惧怕的,而这两天他们在烈日下指挥交通,保证考试顺利进行,我们考场的交警大哥,一边指挥,一边喊:北大清华的考生们,请走这边。街道两边是各个补习机构或学校的宣传,大家都热情地发着传单,招呼着家长加微信进群,街边的商铺更是欢迎家长进店在空调屋里面休息,志愿者们早已准备好了饮品和矿泉水,免费提供给考生,甚至还准备了鲜花……
天热,但热不过大家的热情。我们一瞬间就会被暖到,哪怕自己的孩子成绩很普通,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样的爱和暖力量传播就是思想上最强的声音,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美好,是被爱包围的确认。
当我们把花送给儿子的时候,他眼里闪着光,他抱着这些花,很是激动,甚至我拍照的时候他都故意把花向上举了一下。
孩子的成长路上是需要仪式感的,比如18岁的成人礼,每一次的仪式感对孩子都是思想上的洗礼和爱的确认。在高考这样重大的日子,家长的每一次确认对孩子都是鼓励,他可以成绩不优秀,但是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满满的能量,就会有更多的爱的激发与前行的动力。
走出考场我直接带着儿子去了理发店,理短了他一头的智慧,我这个清爽帅气的儿子回来了。
洗过澡之后,我们带着儿子去吃饭,老李邀请了几个朋友,我们觉得让儿子和这些优秀的人接触总是好事,他必须向社会学习,向成功人士学习。
老李这两天一直骑着我们家的“大黄蜂”接送儿子,这个电车以前老李用来送货,这两天专门用来送儿子这个“货”,而且乐此不疲,玩得挺high,走在马路上,自成风景。
好久没有带着儿子一起出来吃饭了,今天考完试也算是放松,陪儿子彻底放飞一下自我,也是亲子关系最好的诠释。
老李和战友又一次忆当年峥嵘岁月,我和儿子则在一边静听,我们之前一直希望儿子能到部队去锻炼,但是这家伙却是抗拒,或许是他听得太多,见得太多,在部队生活的日子太多,他对部队并不好奇也没有了向往。
和儿子谈规划,他说如果成绩不理想就复读,不用纠结,好事总是需要多磨才行,成功也是一样。
晚上父亲打电话给我,他一直牵挂着孩子的高考,谈到让栋梁回家帮他收麦子,父亲则告诉我,麦子收了,也卖过了,地也浇过了,没有事可做了,让孩子好好歇歇,啥也不要干了。
这妥妥的溺爱!
我这两天看起来啥也没干,但是人却累得要命,感觉超级劳累,晚上不到十点就睡了,一觉到天亮。
今天早上竟然是五点半醒了,我的生物钟又一次恢复正常。想想接下来的日子再也不用早起做饭,如释重负。想想儿子这两天考试也是累,他愿意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疯狂释放几天还是可以的。
儿子说同学邀请他去网吧打通宵,去网吧感受一下环境可以,通宵是不行的,再说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偏要选择这个?比如骑车把新乡市各个街转一圈,看看哪里有美食;再比如把咱新乡的大学考察一下或和同学一起去乡下姥姥家看田园风光……
我们不给孩子决定,但建议是必须要有的。
今天周四,我需要在学校门口值班,我决定六点半之前出发去学校,昨天已经做完了我们这次的测试卷,上课的时候需要讲,而且学生的成绩我还需要再检查批阅,我必须提前到校,提前完成一切。
高考结束了,但学习却没有,这只是一个开始。
高考为什么没有年龄限制,就是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还可以追求考到老。
考试就是一个确认,对能力的确认,对努力的确认,对心理的确认,对关系的确认,对价值感的确认……
确认就像我们去银行取钱,再大的金钱数目如果不按下确认键,你就无法拿走,同样,人生路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确认键,我们需要自己去按,也需要别人帮我们去实现。
但,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给孩子一个正向的确认,不断去做这样的确认,唯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我们都的孩子只是我们的孩子,他是我们的唯一,也是我们的单项选择,孩子能不能选对答案,在于我们做父母的这个文本够不够清晰和易懂。
养好自己家的“小猪”不容易了,看人家的老虎狮子干嘛?
再见,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