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门听课,听着别人点评自己的课,内心极为不舒服。感觉自己被人评头论足。感觉自己孤立无援,所有人都希望看自己笑话,都希望自己倒霉。看来我得罪了不少人,不光得罪了领导,也得罪了同事,大家都看我不顺眼,想踩上一脚。
首先就是德育主任评课,他是一个体育老师。他说我这节课知识教学是没有问题的,但细节上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习惯差,纪律乱,我一心只顾着上课,学生表现不好也不管。有的小孩坐姿不端正,有的小孩举手不规范,有的小孩不听讲,有的小孩玩铅笔,我都不管,也不按照开学的行规矩教育去喊口令。那个意思就是学校一直强调行规矩教育,可是你这个老师完全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其他老师有的说内容安排多了,有的说表扬方式单一,有的说某些地方强调不够,有的说些既然是复习课,练习题少了,有的说备课时学生没学过的字要筛选掉,有的说大合唱多了。有的说某些地方要采用多种方式读,如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读。有的说应安排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
反正是问题多多。
我想说的是,我这堂课完全模拟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中全国名师的视频来讲的,这个视频应该是教育部牵头,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录制的。我们学校老师能提出一大堆意见和建议,呵呵,足见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最后教研组长竟然指出我还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门"加偏旁变新字,只能加单人旁,我们班学生提到的“门十口=问,门十日=间”不对,还有课件上的“禾”加偏旁变新字,答案“禾十口=和”也不对。我懵了,我备课时可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课件是原封不动从网上下载的,全国名师也是这样讲的,难道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录制的讲课视频也会犯知识性错误。
但教研组长振振有词,说她从百度上查的,“问”的偏旁只是“门”,既然是“门”加偏旁,就不能加“口丶日”变成“问丶间”,“和”的偏旁只是“禾”,所以“禾十口=和”也是不对的。她又进一步佐证,说考试的时候这样做题改卷老师肯定会打错。我听到其他老师也有附和组长的说法的。
我很吃惊,我觉得他们的说法是错的,但是看他们那么理直气壮,那么振振有词,而且人多势众,我又有些动摇了。我再三强调,全国名师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录制的讲课视频应该不会错,我也作了进一步解释,“问”字,“门”是声旁,“口”是形旁,有些字不止一个偏旁。
教研组长马上故作退让,实则是嘲讽:“原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德育主任看不下了,(当然是看不下去我,)摆出一幅大家长的口吻:现在你们不应该争论这个问题,你们应该听清别人说什么。好好想想怎做才对学生考试有利。
明显是说我不听别人怎么说就争论,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校长也发火了:为什么不听别人讲什么就接话,这个习惯很不好,让你发言时又说不到关键点。
哈哈,卧槽,一边倒向着教研组长。
我忍住没吭声。我想起上星期五集体备课,研讨怎么复习。我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我没按他们的要求进行分工,安排每位老师分板块研讨出题。
为什么没这么做?一来最近精神不大好,提不劲做事,二来觉得学校瞎折腾,有现成的复习资料,还非要老师分板块自己出题,花了那么多精力,到头来不过是应付领导的工作安排而已。
当第一个喊我这个组长上台去汇报研讨情况时,我磨蹭了一下才上去,只简单地说了几句就下来了。当天叫上去四个人,另外3人被表扬,我被批评。
我想:是不是我被中心校书记批评的事被校长这个小人打听到了,今天竟然如此说我。
谁让我多次得罪他了。
我不服气,上百度查了一下,“门”加偏旁变新字,答案显示可以加“口丶日”变成“问丶间”。我截图发到语文教研组,这才发现教研组长为了证明她是对的,早已发了两张截图到语文教研组。
因为没时间细看,觉得组长截图的内容没错,我截图的内容也没错,这不是矛盾吗?
中午有了一点空闲,我又去百度上搜索了偏旁部首知识,才发现我们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师对偏旁部首的知识点都是混淆的。
教研组长同样把部首和偏旁混淆了,“问”的部首是“门”,查字典只能查部首“门”,不能查“口”,而“门”和“口”都是“问”的偏旁。
偏旁其实是合体字的各组成部分,犯知识性错误的是教研组长不是我,更不是那个全国名师。
但我却无端地被指责一通,想想真是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