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何时,抑郁症已变成让我们谈虎色变的那只老虎?
百度对于抑郁症的定义是: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从定义上来看,抑郁症是一种可大可小的心理障碍,一念之间,天堂与地狱来个轮回。
因此,对于抑郁症认识不多的常人来说,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他们常抱有异常的眼光看待他们,认为他们不是正常人,处处排挤、隔离。
外界的不公平对待,以及自我消极悲观的暗示,越发觉得自己与他人不一样,滋长越加厉害的自卑心,恶性循环,最终以悲剧收场。
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一本新书《说来有点可笑》。单从题目上来看,我原以为是讲述一件可笑的事情或故事(看来我只是看到表面的东西,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看完整本书后,我发现这书原来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但又异于其他理性而又专业的抑郁症书籍,这是一本以小说的形式来阐述抑郁症,以及如何战胜抑郁症。
《说来有点可笑》的作者是内德·维齐尼,美国著名青年作家,15岁开始为纽约出版社写稿并受到外界关注。《说来有点可笑》于2010年被“焦点人物”评选为100部最佳青年必读小说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是克雷格,一个15岁的高中小男生,经过努力考上了曼哈顿最好的高中之一――职前管理培训高中,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未来的领导人才。
克雷格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考上这最好的高中而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反而走上濒临死亡的绝境之路。因为外界压力过大而患上抑郁症,幸运的是,他在家人的宽容支持和自我求生欲望之下,开展一系列的自我拯救的行动,最终置之死地而后生。
事物的产生终归有其原因,寻根问底,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针见效。
第一:追求完美是好事,但过了度,反而深受其害
克雷格在四岁的时候,最爱研究地图,试图手绘出曼哈顿区的轮廓,但笔下的线始终无法与地图上的线完全对上。
年幼的克雷格,因追求完美,在没有借助任何仪器工具的条件下,无法做到与地图一样准确线条,躲在他的堡垒(毯子)里抱头痛哭,甚至在妈妈的安慰之下,还动手打妈妈。
文中有段话描述着
妈妈侵占了我的堡垒,我流着眼泪跑着穿过房间,希望自己能躲进厕所里,坐在马桶上,关了灯,让热水喷洒在我的脸上。
对于外界的干扰或压力,克雷格逃到一个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把不完美的自己隐藏起来,不敢坦然的面对挫折与失败。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才发现作者的精妙之处,在这里已为主人公患上抑郁症埋下了一个铺垫,看出了端倪。
第二:自己努力的终点,原来却是他人的起点,客观因素的不对等,并不是你放弃努力的借口。
克雷格为了考上曼哈顿最好的高中之一――职前管理培训高中,特意买了博纳德·鲁兹为这个考试亲自编撰的考试用书,他每天至少学习三个小时,并进行一场模拟考试。
在考试之前,克雷格放弃了与朋友们初次吃喝玩乐的机会,并随身携带记忆卡片,争分夺秒的学习,对于他人的远离与不解,并不放在心上。
天道酬勤,克雷格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考了800分,虽没有进入前800名,但还是收到了闪闪发光的烫金录取通知书。
拼尽全力到达了克雷格的暂时目的地,自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忘记了曾经自己是如何努力。
所以在老师提醒每天的作业需要四个小时去完成,克雷格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自信认为他完全有能力快速完成这些作业,这些压力完全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而事实并没有如他说料,因为提前预习,以及不会使用互联网,无法快速收集信息,慢慢的跟不上学习进度。
与此同时,他发现考了800分,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了不起,因为整个班的同学都考到了800分以上,他认为的最高分,原来却是班级的最低分,这一年的考试模式刚好被“更改”过。
克雷格突然间意识到原来自己不是天才,在这个天才满地走的学校里,他似乎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别人似乎拥有了上帝之手,无所不能;而他只是被上帝遗忘在角落的那一个无名之子。从此放弃努力,反正他也做不到。
第三:缺乏勇气追求所爱,过度的自我加戏,渐陷抑郁的深渊
克雷格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在好友亚伦家中进行庆祝。
对于暗恋的女孩妮娅,他一直不敢迈出一步,眼巴巴的看着心爱的女孩投进好友的怀中,错失所爱。
好友亚伦的迟钝,不停地在克雷格面前谈及自己与女朋友多恩爱,无形中炫耀他自己如何有魅力吸引到心爱女孩,更是反面的衬托克雷格失败、无趣。
越来越多的触角,缠绕着克雷格周身,稍一触碰,造成难以说明的伤害疼痛,更是导致克雷格逃避,过度的心理演绎,自我加戏,一步步陷入情绪低落的深渊。
直到最后,在北边6号,妮娅的探望,克雷格才知道如果曾经的自己勇敢一点,积极一点,没有过多的顾虑与猜忌,心爱的女孩或许与自己有了一个开始,也许又是一个另外一个故事。
故事还在演绎着,每个人都在尽全力的演绎,或许过程不那么顺利和愉快,掺杂着难以阐明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碰撞与冲击,交织成一首波浪起伏、跌宕不平的乐章,于你我他都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