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母亲节快乐!

母亲节了给我妈打个电话,虽然经常视频,但这么重要的节日仪式感还要有的。

电话接通时她还在下班的路上,她着说忘了,说最近连初一十五都忘了。六十多岁的年纪了还天天要出去打工,想到这鼻头酸酸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得有三百二十天是这样的。爸爸在市里打工的工地上住着,我妈就自己找份饭馆的工作赚钱。

这两年疫情的原因,餐馆生意受影响,我妈就一直在家附近打工,帮别人种树,除草,提蒜苔…最近又跟着劳务经理跑市里干劳务。

劳务经理是邻居家的一个哥哥,他家伯伯连同我妈及几个婶婶一车人,每天早上五点多出发,下午7点多到家。每天都很辛苦,就图劳务工作比家附近的多二十块钱。

我爸和我都劝她在家附近打工,有零活就去,没活就在家里休息。她答应着,但没零活时休息不了几天就闲不住了,又跟车干劳务去了。

爸总是开玩笑的说她“钻钱眼儿里了”,她只笑笑说“趁着年轻多赚点钱,年纪大了再在家享福”。

从我六七岁能有较多记忆开始,这些年来总不见她闲着,地里的,家里的,自己家小生意的很多活,她都干的又快又好。

她仿佛浑身力气。年轻时见她推车,一大车的粮食,农家粪,水推起来不费劲。打下来的麦子,玉米粒一袋一袋的往平房顶上运,她捡起来扛在肩上几步就到了。

后来家里做豆腐,百十斤的花岗岩,一大袋的大豆一天也搬来搬去几回,很少听她喊累。

我上初中开始家里养蚕,一养就是几张蚕,一张蚕就有几万只蚕,两三张蚕长大些就分出一大棚。大棚里两列宽两米的架子,上下三层的蚕铺上满满的都是白色的蚕。

蚕吃东西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十几万只蚕一起开动时,声音就像是交响曲。一洒上桑叶,蚕们就伸着脑袋从桑叶周围吃上了。待到吃的只剩下桑叶中间杆时,就再洒上一层。

这样多的蚕一天要吃四五次,每次要吃几大大编织袋的桑叶。我妈就一天到晚的采桑叶,喂蚕。放假时我也跟着去采桑叶,只觉得她摘桑叶太快了,像几倍速的电影镜头,看不清楚怎么摘下的。我跟爸爸两人都比不过她的速度。

风雨无阻的养了十年蚕,采桑时总是弯着腰,加上有一年秋天雨水多她下雨采桑叶时被凉雨淋透了,打那时起就开始腰疼,一直疼了几年。后来不养蚕才慢慢好转了,直至最近几年才康复。

邻居们大妈婶婶提起时都说我妈是周围妇女中最出力的。

小时候的记忆里我妈总训我,她总心烦的样子,常常头疼,牙疼,疼极了就让会针灸的大妈给她在眉心或耳唇扎针,说是放血。我到现在不知道这么做好不好,只记得扎过针后我妈好像真不疼了。

现在想来,可能因为彼时家里一贫如洗,而爸爸却坚持跟着发不出工资的老板打工,不肯回来想别的门路经营生活。这一定让她很焦虑,很烦恼,才着急上火,后来多年她都没有再头疼牙疼了。

再大些,我一直在读书,初中开始就住校了,每周六中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到高中时每月回家两天。大学时寒暑假才回家。跟她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

毕业后在离家五百公里的城市上班,每年回家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天。结婚后,假期更是需要分成两份,一半时间在公婆家,一半时间才能回家。

她却从没说过什么,一直都给我最多的支持。我曾希望她能来跟我一起住,可她总不肯,一方面她不愿意在楼房里住着,觉得在老家舒服,想跟好姐妹聊天喊一嗓子就行。另一方面,她说她在家我爸才能经常回家。

前年端午节回家,正值收割麦子,麦子收回来,照例要扛到房顶晾晒。我看她把装的满满的袋子分成两个半袋,再从台阶挪上房顶。她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力气了,我开始意识到她老了。

她头上已经有些白发了,可她总不愿因为白发让别人觉得她老了。所以,她经常染发,尽管我告诉她染发不健康,可她太在乎了,一有白发露出忍不住又去染黑。

我知道她不只是不服老,更是因为她爱美。她比我爱美,从小到大她老嫌我不爱美,不买漂亮衣服。她总说穿的好看了人也精神。工作后,给她买了手镯,耳环,戒指,她嘴上说着别老瞎花钱,但这么多年她都一直戴着。

有好看的衣服,我也经常给她买了寄回去,她都很开心的穿上让爸爸给她拍照。妈妈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态仍然年轻,依然像老照片里那个辫着两条麻花辫的爱美的小女孩。

今天母亲节了,特别想念妈妈。自己当了妈,就更能体会妈妈的辛苦。电话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没有说出这句节日快乐,在简书,我要写下我的祝愿。

妈,母亲节快乐!愿您每天开心快乐,健康顺遂。也愿所有的妈妈平安喜乐,一生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