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
徐特立也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呀!”
教师要做一粒种子,无论来自平实的草木还是珍奇的花卉,都会静静等候,饱含生命的热情与渴望。教师要做一粒待发的种子,无论落向贫瘠的岩缝还是肥美的沃土,都会默默驻守,奉献生命的责任与荣光。
夏衍说得好:“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信念的力量更是巨大无比,它可以超越一切。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顺境,甚至会连连失败。无论处在何种困境、遭受多大艰辛、经历多少磨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坚定不移做下去,那么总有一天,你就能走出困境,一步步地让生命开花结果。播下一粒带有信念的种子,便能使希望长成绿荫似海的森林;人生就是这样,只要带有信念的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ー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园丁的职责不仅在于种花植树,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重要的不是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在于发现错误后要做一系列扎实的挽救工作。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第一,教师是人生引路者。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对学生一生事业影响最大的人之一。教师的句话往往会坚定学生为一项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教师一次偶然的提示有可能点亮学生对某一领域兴趣的火花。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第二,教师是品德示范者。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种好人生的第一粒种子。
“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老师应该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第三,教师是爱的传播者。
教师为什么令人难忘,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田里倾注了教师的爱。教师是爱的传播者为什么令人感动,是因为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凝结了教师的真情。正是因为爱教育、爱学生,很多老师才有了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的力量。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他们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就是这样一粒种子,轻轻地播向学生的心田,然后静静地守护,默默地浇灌,使之发芽、抽枝、拔节、枝繁叶茂、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