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年30、大年初一似乎异常忙碌,平时走动不走动的关系,借着节日统统短信、微信问候一通,通常是深有感触的言语总结下改个称呼,一个一个的发。相对群发的形式算是比较走心了……
最开始,比较流行,回复的人也多,后来渐渐的大家信息可能太多了,发出去的多,收回来的少。渐渐就只是个动作了,但求问候到了。同步也传递一个信号:一个朋友在远方念着你。
今年有些特殊,不知为何身心灵没有一处愿意动弹。就想着歇歇。于是遵从内心,没去启动这个动作,专心致志的陪孩子,同时留了一份心观察,收到的信息大约有3类
1、群发信息 大都是顺口溜,满幅祝福却感觉不到温度,对方似乎但求尽心,博个好人缘。我承认在勤劳方面,他们都远远的超过了我。但这种我大约都不会去理会,心里有些分量的回句:新年好
2、被当做客户的信息 会带着名字喊句姐,搭上一些祝福的话。倒也无可厚非,客客气气的,对方尽了义务,我心也略感温暖,毕竟人还是有这些社会属性的,通常会简单利索的回,礼尚往来,不给人家错位、摆架的感觉
3、三五好友的信息,还真的就是3~5个,大约目前的影响力也就这么个小圈圈吧。顿觉好笑!想起来润老师说的那句:所谓圈子,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能帮助多少人。真正儿的闹心啊!一切还在于你有多优秀,所以说啥,低头打造自身吧
源于此观察,分别于大年初一下午和初二上午发了几个好朋友和业务关系的信息,尽了心意,表了问候,又不刻意,全了情义。
当然这里不含那些知心老铁好友,对这些类别的大家彼此来说,每天都是过年
人到中年,适量做减法,惜缘随缘不攀缘,也算是人生过半的一个小通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