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叫“拖延症”的怪物,迈上成功的第一步

你是否在工作中总是拖延,待完成的文案越积越多,压力之下,草草完成,效率低,质量差,事业难有提升。

你是否下决心要运动锻炼,办了各种健身卡、游泳卡,没坚持几天,就找各种理由拖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半途而废。望着别人练出的腹肌,马甲线羡慕兴叹。

看到别人每天看书,出口成章,下笔有神。也买了书籍阅读,想提升自己,但拿起书没读几页,瞌睡虫变找到你,书籍变成催眠曲。阅读开始拖延,买来的书没有一本全部读完,当时立下的壮志消遁于无形。

学习中,也是拖延症作祟,总是明日复明日,最后成蹉跎。

打扫家居卫生,也要拖延,越拖卫生越脏乱差,成了自己都嫌弃的“猪窝”

越拖延越懒惰,越懒惰越拖延。

卡莱尔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怪物,那就是懒惰。

看到一段话:我没看,我很忙,我很累。渐渐的,你的梦想只是一个梦想。一味的逃避,你,习惯了懒惰,然后,自甘堕落,独留一颗不甘的心,有何用?

道出了多少人的现实状态。

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由懒变勤,成为行动派。

带着这个问题,用一个星期时间,专注阅读了《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作者是心理学博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曾在1979年为伯克利分校中的学生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

两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的案例,寻求帮助的人们非常坦诚,如实地向他们敞开心扉,作者得以搜集到大量真实的资料,感受到大量拖延者真实的生活现状,以及拖延带来的种种苦恼。

这本书就是二位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在拖延心理学领域钻研,也很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而写就。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之作。

作者指出拖延症是心理问题,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在拖延,凡事理所当然的找借口。

还有生理原因,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

导致拖延的还有外部原因,即家庭成长环境造成的拖延。

往往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失望后的质疑,教育中不断施压,控制,恐吓。成长过程中形成恐惧,自我怀疑,进而变成拖延症。

也有恐惧成功,怕付出太多的代价,导致拖延。

《拖延心理学》书中,作者提到了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

托延行为的根本是恐惧失败下的固定心态所决定的。

有固定心态的人,也是完美主义者,不允许自己出任何错误,因为错误就是失败,失败将意味着全盘否定自己。

所以墨守成规,举步不前,没有创造力。一味的自我否定,让自己的事业阻滞不前,生活了无生趣。

而具备成长心态的人,却能让其成就梦想。

作者说:成长心态的人,坚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你想改变吗?

时间是拖延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时间是最紧缺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别的事情那只是空谈。

书中提到“非计划”这一概念,是一个每周日程表,它列出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可以买本《效率手册》,把每天做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写下周计划,记录,复查,对比,查漏补缺,生活学习越来越由章法,越有规律,有助于克服拖延症。

做事不要贪多贪快,把事情分解来做,从最容易的事情做起,这样容易坚持下去。

拖延症尤其容易受干扰和诱惑,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工作,做事之前,先把干扰全部扫除一遍。

比方阅读前,把手机放到别的屋子,或者直接关机,不让各种信息干扰到,有助于提高专注力。

《拖延心理学》书中也提到疲劳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拖延的。

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早睡早起,用好的精力来对抗拖延症。

成长中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叫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通过读书,通过和高人学习,拜师取经,拓展视野,开阔心胸,让自己拥有成长心态,通过自身努力,克难攻坚,摆脱拖延。

不论何时,只要开始行动,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并从中感知到了满足与愉悦,这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