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当年德国留学经历(十一)

第十一章 找到工作

    为了开源,那段时间绞尽了脑汁。常规办法是中餐馆端盘子或者洗碗,由于语言还是有障碍,所以跑堂是不能胜任了。刷盘洗碗的又很难找,

    由于当时我还是持有语言签证,这种签证是不允许打工的,所以又给开源添加了极大的麻烦。

    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学校的一个任课老师聊天,得到了一个信息,他有个朋友萨碧娜是做清洁行业的,有点类似目前国内的物业公司,萨碧娜公司有几个市区小区的清洁工作,老师就随意推荐了一下,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他没有推荐过,是我偶然结识的。

电话约了萨碧娜老板见了面,她也非常高兴,因为其实她也在找便宜的劳动力,再加上她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都是在小区或者楼内,不引人关注,风险很小。所以也敢大胆使用黑工。

慕尼黑市中心


    说干就干,两人聊得很好,于是乎在看了我的护照留了复印件后就开车带着我去了三个小区,交代了要做的工作和每周的频率,顺便就把每个小区工作间的钥匙交给了我,工作间里工具一应俱全,打扫卫生的,冬天扫雪的等等。

薪酬是12马克一个小时,已经比中餐馆里的要好不少了,我跟他约定了每天4小时,早晚各两小时,周末不工作,因为周末小区人比较多,有点引人注目。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有800左右的收入了,自己的生活费可以得到保障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回到了住处,路上买了几瓶啤酒回去喊了冯军过来。

    冯军是国内大学刚毕业,家里还会继续资助他,但是听到我的消息后也是跃跃欲试,也想承包一个做做,赚些零花钱。于是又跟萨碧娜通电话,冯军也找到了一份工作。对于我来讲是到了德国后最开心的一个晚上。

    两个人边喝酒边拿出了慕尼黑交通图,开始了时间和路线的规划,毕竟对于我们来说语言的学习还是第一位的,而且当时的政策,语言签证最长只有一年,后来延长到了一年半,所以压力还是很大。

相对来说冯军的工作轻松多了,只有一个小区,一周两天。而我呢除了周末外的每天都是满满的。每天早上五点半要起床,然后赶到火车站坐火车到市中心,做两个小时工作后九点前赶到学校,下午三点半下课后和朋友们聊天差不多一个小时(为了锻炼语言),再去工作两个小时,晚上差不多八点半多回到住处,一天基本满满的。

冯军走后还是很开心的美美地睡了一觉。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