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了,每天有了规定的作业,每每在作业的同时发出“太难了”,“好多”这样的感叹,而且急躁和不耐的性子一览无余。而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家长是不能随意插入这段历程的,即便是多么的焦急,甚至忍不住想自己上,可我知道这条路,这段经历必须孩子自己走过,成为他的经验,他的感悟,而不是我们的,否则他永远长不大,永远欠缺了这一段痛苦而难忘的经历,人生不完整,而这经历越早越好,而不是留待以后更大的挫折和困难。
孩子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焦躁,耐心不足,坐不住,不专心,尤其是老师已经讲过后,却发现很多都没尽心,简单的错误重复犯,细节把握不足,简单的尝试就放弃,再拿起来烦躁和抓狂就来了。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00后,10后,从小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生活在蜜罐里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物质的极大满足和从不为物质考虑,从不曾经历匮乏的经验让孩子们易于满足简单的事情,比如简单的获得,满足,从各种玩具到书籍,服装,吃喝,到更高级的早教,就是变种的玩,陪玩,早早的认识外部世界,而世界对孩子充满善意和温柔的一面,孩子也从不想父母的苦苦坚持。
从不了解到不理解,各种满足和得到后,孩子当然不会有付出才能得到的体验和认识。所以碰到困难放弃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反正放弃之后不会有太大的麻烦,老师惩罚家长而不是学生,父母早已放弃严厉的管教,打骂几乎绝迹,吓唬都已难得,而我发现韧性太重要了。
韧性是久经考验而坚持并成功后获得的一种能力。
韧性让人不再浅尝辄止,
不再知难而退,
不再轻易放弃,
韧性教会我们要主动出击
要积极尝试
要大胆行动
要反复试错
要不满足于简单的成功
韧性是失败后继续再来的动力
是自发行动的源泉
是不甘失败的起点
是从头再来的初心
韧性是成功后还能继续前进的催化剂。
而这个时代的孩子恰恰缺乏韧性,百折不挠做不到,起码三次尝试乃至十次总可以做到吧,可惜“就这样吧”,“可以了”这样的态度和行动标准太多了,轻易放弃,简单满足,满足于浅层次的成功,误把中点当终点的事情太多了。
是不是一定要经历挫折才能获得韧性?
是不是要完整经历一次成功才能获得韧性?
韧性的获得可以有很多种,但结果只有一个,结果很美好,从此你和他人不同。
别人跳绳目标是100,你500起,久而久之差距就有了,就大了。
别人做题满足于80分,你要做到优秀,95分以上,时间长了人生都会不一样。
孩子我愿你有韧性,有韧性的孩子父母不必担心小小的挫折会发生意外,有韧性的孩子长大后的路会走的平坦点,安稳点。
韧性很重要,强调再多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