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思考,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参加了周老师的亲子导图年度训练营。周老师赠送了每位小伙伴一次会诊的机会,会诊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思维导图。
我提出了自己关于在思维导图、写作上的一些疑惑,也制定出了行动方案。
每天阅读30分钟,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天画一幅思维导图(素颜版),每天一个追问。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刚开始的几天,哪怕再晚睡觉,我也会完成每天的计划。
后来...你懂的!不了了之了!!
现在想来,就是当时的求胜欲望太强。
计划的的每天完成量,没有匹配自己一天的可支配时间。导致了这个计划夭折不说,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
但现实生活中的事,却发生了改变。
就像书里讲的,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
我主动降低了难度,集中火力主攻阅读、写作,其它的暂放一边。
阅读,从每天一章的《认知觉醒》开始;
写作,从《认知觉醒》的阅读思考开始。
既保证了每天的阅读,又完成了每天的写作,还能建立自己的信心,可谓一举三得。
我的这种练习频率和节奏,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练习,我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会不断扩大,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
所以,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和时间做朋友,匹配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胜利只是早到和晚到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