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善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你是否也在逃避真实的社交?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性格迥异的人。其中,有一类人他们常常在社交场合中显得拘谨、羞涩,甚至在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回避。


他们,可能是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PD)的患者。接下来智善心理将带你走进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


一、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也被称为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人格障碍。


他们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他们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


因为自身的自卑以及错误的认知,导致他们在社交过程中屡屡碰壁,而这样的“失败”也将进一步加重他们自身的窘境。


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这个世界就像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但他们却不得不参加这场游戏。


虽然他们恐惧社交,但却渴望着能有一个人走进自己的内心,去理解自己,可当那个人真的出现时,他们又会推开不断走进他们世界的人。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们亲密关系的建立变得异常坎坷,很多人适应不了这种忽冷忽热的交往,纷纷选择离开。


而亲密对象的离开又会加重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自责的心理。继而更加恐惧社交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就会开始不断的内耗,不断的削减着自己的“社交能量”。


那么这种纠结的人格障碍是如何诞生的呢?


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诞生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心理社会因素、早期童年创伤、脑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有家族聚集性。若家族中有人格障碍患者,则后代患病风险增加。遗传因素在个体是否出现回避型人格障碍方面起重要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成长经历中的负面事件、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形成逃避和退缩的行为模式以应对压力。


比如,在童年时期遭受家庭暴力、忽视或过度保护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安全感的缺失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成年后表现出的既渴望靠近又排斥亲密的纠结情绪,就是缺乏安全感导致的。


因为恐惧孤独,所以渴望有人走进自己的内心,因为恐惧受伤,所以会推开靠过来的人。


3.早期童年创伤


早期童年创伤如身体虐待或忽视可能会导致个体对亲密关系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发展为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类患者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可能会因为担心被伤害而表现出过度回避和退缩的行为。


4.脑功能异常


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与大脑杏仁核过度活跃有关。这会导致个体对潜在威胁反应过激而采取回避策略。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与正常人存在差异,如海马体、前额叶等区域的体积减小。


5.神经递质失衡


回避型人格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失调有关。这些递质与情绪调节和社交行为相关联。平衡神经递质是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一种策略。


三、回避型人格障碍如何走出困境


针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积极社交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情绪不稳,出现攻击、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然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回避型人格障碍,只能缓解症状。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暴露疗法等。


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自我信念和思维模式,提高自信心和社交技能。暴露疗法则是通过逐渐将患者暴露于他们所害怕的情境中,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情境而不必完全避开它们。


3.积极社交


积极社交是改善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方式,增加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在社交过程中,患者可以尝试主动发起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渐克服社交障碍。


4.依靠外部的力量


当我们的亲属或朋友中出现了回避型人格障碍,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他们去参与社交活动,帮助他们渐渐脱敏,陪伴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子,提高社交技能。


但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强迫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过量的刺激可能会让他们更加恐惧社交变得更加退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