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时间成为竞争对手,还是友好地相处,甚至做朋友?
每一天,都陷入在这个疑惑,行动,自责或满足之中。
每天心灵写作十分钟,仅仅十分钟而已,听起来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可我依然断了几天。断断续续的状态,连不上线的雨丝,没有春雨那么活泼滋润,也不如夏雨酣畅淋漓,也许只能形容为秋雨萧瑟,下着下着,热气变成了凉气滋滋地从地底往上冒。
这种感觉,就是对自己自责的感觉。自责自己不能高效率地行动,抓不住时间,抓不住机会,抓不住飘忽不定的孩子玩耍的心……在前阵独处的两天里,似乎时间对我做了坦白,清楚地看到它运行的轨迹,然而,一旦孩子回到家中,开始了家庭、工作、自我世界几根绳索的同时拉拽之后,时间又开始如云朵一般悬浮在我头顶。不断地看着它,不断地感受到恐惧,抓不住。
想起了打地鼠的画面。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只地鼠会从哪个洞里钻出来,你只能扫视整个全局,左顾右盼地等待,并找准时机,精准有力地敲上一榔头。打中了,舒坦;没打中,白费力气。
如果从结果导出的角度来看,确实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往往白费力气的部分比较多。疫情以来,和孩子每日共处,自己完整的时间不得不被切割成碎片,每每在对娃的催促、功课辅导、情绪整理之后,还要立马调整状态进入到一个复杂体系的、创造环节诸多的工作中去。也许女强人可以做到吧,尤其各种大企业做过管理、学经济法律之类的理性女性可以相对自如地切换频道。但对于感性敏感、内心深处充满恐惧的我来说,内耗是不得不存在的事。
希望在这样的书写中,做一番自省,不去责怪自己。看到我的慢条斯理之下,那份原本一直很美很纯很静的天地。一个年轻的朋友说,苏苏就像是从古典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和慢条斯理的自己,每日细语流转,静好如初。让时间从心缝里慢慢地流淌出来,酿成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