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此篇分别从五个角度来谈君子,“君子如果不持重则不能有威严感。要向学才不致于固陋。行事以忠信为主。勿与不如己者交友。有过错时不要害怕改正。”
《论语》通篇多处论述到君子的行为,并通常同时以小人做为对比。那孔子及弟子们所论述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如今我们理解的君子大多指道德高尚及行为谨慎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被江湖中人称为谦谦君子,甚至所习剑法也为君子剑,只不过他最后被揭穿为只是一个伪善有卑鄙野心的小人,这种伪君子的遭人可恶的程度甚过于小人。笑傲江湖毕竟是武侠小说,但金庸大师却能如此形象的描述一个伪君子,来源于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世的洞察。但通读论语之后才渐渐明白,我们就此所理解的君子与孔子眼中的君子还是稍有差异的,孔子所论的君子只不过是一个居上位者并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要求的普通人,只不过我们后世将君子理解的更为严苛,甚至将君子奉为神圣而不可及,正因为我们对君子视之过高,才会对伪君子深恶痛极。读《论语》不可不明白君子的真正所指。
正因为君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的行为在很多方面都是亟需磨砺的。孔门之学是致行之学,从这篇便可以略读君子的精进之道。
为什么要持重呢?持重的人说话谨慎小心,做事踏实稳重,往往给人更多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便形成了一种威严的形象,而可获得信任。一个说话做事轻浮的人,往往造成一种浮夸的印象,很难赢得众人的信任。就如我们绝对不会第二次坐进一个驾驶的时候急躁冒进的人的车内。为人处事当厚重威严也一直作为儒家的持身之道被传承,曾国藩对于长子曾纪泽写信时一直提及,要求他走路时不要轻浮而要稳重,可见传统儒家对于持重而威的重视。由此反思自己最近几年的生活工作,初入社会时做事说话轻浮急躁,在同事和朋友中造成了不够稳重之感,并因此难获信任,自己也深受其害,经济和精神上遭受不必要的损害,这几年经过自我磨砺虽有所进步,但仍缺火候,不断增加厚重感的道路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要向学呢?我们每个人所处的都是及其狭小的空间及拥有短暂的生命,犹如井底之蛙和夏时之虫,所见的不过是井口的一片天空,以及所栖的树木的繁茂,不曾有机会见过井外广阔的天空及繁茂的枝叶的枯败,在时间和空间都显得固陋浅薄无知至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这种局限,如阅读历史便是跨越时间的局限去获得先贤的思想,正如我们目前读《论语》一样。为学之道当然不仅只在读书上,读书也不仅限于读史,只要怀有一生向学之心,便是生有涯,而学无涯也。
为什么做事要忠信?为什么儒家一直反复强调忠信?我们如今理解的忠信大多指人对他人需忠信,而孔子所讲的忠信则是对己而言,为人处事当忠信于自己的内心,而这颗心在儒家眼中便是“仁心”,一个对世界充满温情和敬意的内心,也就是儒家的处世准则,只有忠信于“仁心”,才能做到自立然后自达,才能与人忠信,才能立人和达人。忠信自己的内心,培养一颗仁心,才是立身之道。
为什么不要和不如己者做朋友?择友如择师,当择胜己者,此话历来争论颇多。君子的磨砺之道当然需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才能让自己更优秀,这样的说法符合自然规律,不知为什么很多人反对这句话,理由大概是换位思考的话,优秀的人也不会愿意和比他逊的人交朋友,这样大家都无法交到朋友了。这便是对此话的误解了,人有长必有短,而且长短也只是一时一地的相对而言,人有长于我者必有短于者,取其长避其短也。也就是所谓择友当慎,一个我们认为缺点过多的朋友,还是谨慎交往为上,且与友交往中,当见不贤而思自省,也是君子的砺身之道。
为什么要善于改正过错?君子也是普通人,会有轻浮,会固陋,会有失忠信,会交友不慎。这些都因为人的局限性,君子磨砺之道,在于敢于承认和改正这些过错。每次的过错的更改当然不可能是简单容易的事情,突破自己的局限本来就如翻过山岭一样困难,面对困难人往往易生忌惮之心,而且有时候改正过错,我们会失去拥有的,害怕失去而不愿承认错误,而宁愿一错而错下去,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故君子之道,闻过而改,才是精进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