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第一批学生留法勤工俭学,1915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组织了勤工俭学工会。勤工俭学大概是从那时种在了中国人的心里,多数农村孩子的第一次勤工俭学应该是从高考后的‘暑假工’。
一、‘暑假工’的意义勤工俭学
中国人做事将就名正言顺这是从4000多年前的夏朝开始的,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两国攻伐,即便造反也要拉出个清君侧的名头。
所以万世开始前最重要的就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暑假工一词不知道出自何处,也许是资本对6~8月份大量廉价劳动力流入市场的激动心情叫暑假工吧。
无论外界对我们怎么定义,我们必须清楚我们还是学者,首要任务是学习,暑假出去找份工作,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真相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学习。出门不是打工,更不是暑假工,我们是勤工俭学。
二、不要在吃饭上做节俭
现在我们的国家非常富有,父母给了我们足够的物质条件,同时再也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
第一次出来工作千万不要在吃饭上虐待自己,节俭是一种美德,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我们对节俭也应该重新定义。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不值得现在提倡,现在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因为这个时候的你身体更需要营养,克制自己的食欲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只要能吃好饭,自己赚到的钱你有一万种分配的方式和方法,无论你支配给谁在现在这个阶段都是正确的。
快速把你赚到的第一笔钱分配到你想分配的地方,哪怕开学时一分不剩也没关系,这样更有利于你养成正确的财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