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社会构成细胞,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乡村。乡村工作的面越来越广。乡村工作和群众的幸福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我们只有凡事从细微处着手,时刻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在新形势下为民谋福利。
一是思想上善于讲站位。乡村工作做得好,各项方针、政策才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最核心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时刻关注国家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始终按照国家指明的方向和路线推进工作。乡村工作者要着手细微处,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实事求是把乡村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为创造乡村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贡献。
二是行动上善于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大力推进激发干部务实担当的精气神。身处基层一线,广泛接触群众,事务繁杂,情况多变,要弄清什么叫“落实”、什么叫“落空”,为什么会“落空”、要落实什么、如何抓落实。要在锤炼修养上抓落实,在为民服务上抓落实,在推动发展上抓落实。体现到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到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上,体现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上。
三是业务上善于出成效。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业务上要精通,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博于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推进高效运行。坚持标准化建设,深入引领全体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加强基层治理,在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引导,打造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个性特色鲜明的示范群,发挥引领作用,动员能人回乡创业,鼓励群众积极发展产业。推进暖民心的乡村治理,深入联系农户,乡村共治共建,营造互相关爱、和谐温馨的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