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抱歉盗用了1961年Jean Rouch和Edgar Morin的经典纪录片名,但觉得这个名字实在是简单又可爱。
今年英格兰甚至整个欧洲的五月,日日阳光灿烂,晴空万里,仿佛终于真正迎来了一个漫长的夏天。
相识近六年,同住一屋檐下一年的室友最近搬走了,二十多天以后她就要彻底回国,对我来说是一件完全不愿去想的事。我们性格中都有固执和任性的一面,但相处下来竟没有多少矛盾,离别之际,感慨万分。回想我们住在一起的日子,几乎是各忙各事,平时偶尔闲聊或抱怨几句,多数时间都留给对方,给予彼此很大的独立空间。当然两人那为数不多的几次约饭、听演唱会和旅行,以室友的名义,却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室友是一个坚持自我,拥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人,这一点我十分欣赏,有时候会觉得她有些“冷漠”,其实她暗地里是非常暖心的。记得去年秋冬我失恋,虽然表面上强装镇定,但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觉得悔恨至极。过了两个月看似缓和许多,却在有一天突然想起伤心事而哭泣,那时候我觉得室友除了在一开始用“没什么大不了的”、“会好起来的” 这样轻描淡写的话安慰几句,后来也没再过问,实在是冷漠。那天之后,我们的一个共同好友突然找到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了我许久,后来才得知室友自己不知道怎么帮我好起来,只能求助于他人,我真心感激二位(当然还有一开始一直陪着我的Wenxi!)。其实现在想起来,实属麻烦了身边的人,失恋这种事,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完全是靠自己想通和时间来抹去的,旁人能感同身受地给予安慰,除了感谢,不能要求更多。
近来越发感受到,从校园进入社会之后,身边可亲可信、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少。尤其是我当下的境遇,才意识到之前在国王学院的同学和朋友竟然一个都不在身边了!金匠的也所剩无几。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于我喜欢、欣赏、信任、有共同语言和爱好的朋友们的爱和珍惜。现在,我可爱的室友就要离开伦敦了,不知道她真正走的那一天我会不会哭泣,会不会舍不得那个酷酷的,爱吃米饭,爱音乐,爱艺术展,爱喝酒,爱弹吉他,爱How哥,爱范丫,爱发现生活中奇奇怪怪的事物和瞬间的她。其实出国这么些年,身边的人来来去去,也和国内的朋友家人从别离、相聚到再别离、再相聚多次,我早已从一个非常容易感伤离别的人变成了冷静克制,说再好听点,乐观坚强的人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除了呆在自己的comfy zone,也要试着打破常规,去努力探索和适应新的人和事,走入这纷繁的社会,常常身不由己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伦敦是一个精彩的大世界,不论时间境遇,总会遇到新的人,但美好的过去的人,会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里。
最近得到一个机会在尝试写一个爱情故事的剧本大纲,爱情故事其实是我最不想做的内容,并不是我不喜欢,而是对我来说,一部纯粹的爱情电影实在太难拍好,如果一个犯罪、悬疑、喜剧、动作、或者是传记故事里包含的爱情片段,那就好做很多。但其实大多数佳作都是跟爱和人性有关的,所以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点没错。我希望这个大纲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能够走远,有一天变成剧本,再有一天,变成长篇电影,并能在大银幕上看到。
说到爱情故事,我又展开了一段新的恋爱,非常轻松、舒适,也很满意现在的另一半。他是一个聪明、独立、有野心、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有英国北方男孩那种骨子里的粗糙和叛逆,喜欢足球、滑板和赛车;也有自己温柔细腻的一面,很体贴、注意细节,有时候静静地呆在房间里画一整天的油画。我们都在电影行业,都是电影迷(虽然他爱的八十年代的美国犯罪和邪典电影我不爱),都喜欢摇滚乐,喜欢北极猴儿(他喜欢的电音dj我也没听说过),还都喜欢吃奶制品、水果和亚洲菜,却不喜欢披萨上的番茄酱。。。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但脾气秉性更应该重视。也许是以往失败的经历让我更加学会了如何与对方相处,我领悟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想着如何去改变一个人,因为那样不但整个过程令人身心俱疲,反而会适得其反,结果往往不是大失所望,就是让自己受到伤害。适合自己的人,是不会让你产生太多的负担和想法的,除非你很享受去改变一个人的滋味。当然这一切才开始不久,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过我想,享受当下应该比担忧未来更重要吧。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2018年都已过半。自三月入行以来,不得不承认,我会经常焦虑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极大的工作动力,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甚至不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即使我已经在做我最爱的电影。通过各大电影节我认识和见到了许多同龄的、年长的甚至比我年轻的同行,真的很佩服其中许多人的干劲和勇气,这是生性懒散的我绝对需要学习的。有的人擅社交,有的人擅创造,有的人擅操作。相信只要我找准自己的长处,改掉一些拖延懒散的秉性,并努力朝前发展,总有一天会有所获的。我还是坚持一点:电影人除了天赋之外,还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要不断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阅历和人际关系。有朋友说,电影的成功很大部分取决于商业运作,这句话我只能同意30%,因为只要你纵观大局,真正载入史册的电影 —— 无论是票房上还是艺术价值上的成功,都离不开电影本身的质量,这个质量包含许许多多的方面,肯定不仅仅是靠商业运作就能达到一定高度的。
五月一结束,就要正式进入夏天,但感觉夏天已经来临许久。真心希望这个夏天我能好好做出点什么,不管是读书、写剧本、推进各个项目,还是结识新的朋友、陪父母旅游,甚至像五十多年前的两位法国大导演一样走上街头拍一部短短的真实纪录片。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写下这篇日志,就算是在(纸上谈兵地lol)激励自己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