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如今,是个“文化”流行的时代,政府、企业、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文化,似乎一用“文化”包装,政府立刻变得文明,企业立马就能升值,学校终于有了教育,就连街边的理发店也打出了招牌“流行元素”——美发也可以成为文化事业。遗憾的是,大众的感觉越来越差,越来越觉得如今是个缺少文化的时代。
何谓文化?众说纷纭,即使用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找到精确的定义,难有一致的见解,可见其大,可见其深,难以名状,深不可测。文化偏偏又和我们须臾不可分离,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眼前所见,坐卧之间,无不有文化的影子,总是藏在我们身后,难以捉摸,可是你却总是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也许,这就是文化的本来面目,总是藏在物质、制度、习惯的背后,你不去想它的时候,他在默默地影响着你,当你细心寻找的时候,它却像指间的空气,悄然而逝。
最近阅读曾任谷歌中国创始人李开复先生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一直走在IT业的前沿,曾在苹果、微软等全球著名公司担任重要职务,商海风云变幻,人生跌宕起伏,然而令人影响深刻的却是一个小故事,那是谷歌中国创办之初,公司招聘大厨,在一般的单位里,厨师的作用总是被忽略的,厨师的故事也就上不得台面,甚至很多单位没有自己的食堂,大家去外面就餐好了,然而,在谷歌,大厨是一个重要角色,他们称这个岗位为“行政总厨”,要求是“会做上百种令员工喜爱的美食,要有创新精神,要会讲流利的英文,也要充满爱心,能和员工打成一片 。”显然,这个岗位也需要竞争。经过层层面试,终于有一个小伙子胜出。听听这个叫荣升的小伙子对做饭的见解吧,他说:“对于饮食,可以说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因此,做一个好厨师就是要对每一道菜都融入自己的理解。可以说我没有什么所谓的拿手菜,但我做出的每一道菜我都认为是独特的,因为那些食谱都是我精心收集,多次尝试,多次优化的!”在荣升的电脑里有1000多种食谱,有英文的,也有法文的,这就是做西餐行政总厨的基本素质。荣升让谷歌中国的食堂生机勃勃,他还在网上进行“民意调查”,食谱频频更新,如果哪天吃到了好吃的菜,第二天还想吃,绝不可能,一周的食谱从来都不重复。他总是行方设法收集各种美食,并且善于钻研,多次改进,终于做成最经典的美味。
读到这段文字,我甚至能够想象到李开复的微笑,想象到谷歌员工下班后走进食堂的那份喜悦,那份期待。谷歌是互联网时代的大鳄,它在全球搜索领域拥有绝对地位,别的企业无法撼动,这是因为谷歌拥有全球一流的人才,他们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于是始终走在互联网领域的前列。然而创造性需要激发,需要如同流星划过天空一样的瞬间灵感,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各种新鲜的刺激,需要让员工保持激情。这个背后既可以看到企业一流设施的支撑,科学制度的引导,然而更重要的是,或者再说最终发挥作用的却是企业文化,试想一下:连谷歌的大厨都需要创意,不断创造,精益求精的时候,谷歌的那些科学家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我们曾经有过物质崇拜,以为高大的楼房,漂亮的校舍,精美的标语便是校园文化,后来终于意识到其肤浅而抛弃 ,残酷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不堪忍受,让教师身心疲惫,让学校形象丑陋,如今我们又重新捡起文化的大旗,试图“用文化引领学校”,在教师管理、学生培养、校园环境等方面有所改进,这是个好事情。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文化总是藏在背后,必须从细节做起,从人的改变开始,刻意为之,欲速不达。想一下,我们的校舍外表美观大方,厕所却臭不可闻,学生刻苦认真,却麻木冷酷,毫无怜悯之心,教师西装革履,却常见粗言秽语,难见彬彬有礼,学校总说人性化,食堂饭菜却难以下咽,师生生活之苦无人过问,这些“点面”就像沙眼,会让文化的快车爆胎。
做些实质的工作,不要怕小,就从一点一滴的努力开始,让食堂的饭菜可口,让厕所干净,让学生有个好习惯,让教师读书,有内涵,有教养,校园里多一些笑容,对教师、对学生和蔼一些,不要总是那么急,教育需要等待……当我们愿意做这些小事的时候,学校就多了些文化的味道。否则,更多的金钱,更多的努力,只能徒有其表,就像你买了名牌西服,也买了名牌运动鞋,花费不小,一起穿在身上,却是暴发户的形象,不会成为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