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体验之无感到有感
4月初参加完实战班后,听到好几个同学都提到自己的才干。怀着一份好奇心我也付费做了盖勒普优势才干的测试。可是测试过后近100页的报告让我两头发懵。虽然都是中国字,但还是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没有什么感觉,于是就搁置了,这一搁就是一个多月。
直到5月中旬,朋友推给我一个关于优势才干线下沙龙活动的报名链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去了。没想到只是对其中一个才干的寥寥几句解读,我就对平时困扰自己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感觉好奇妙啊!
参加完活动第二天,与杨先生一次差点吵起来的对话,让我忽地意识到是自己的【体谅】才干在发功。。当时我就冷静下来了。内观、觉察,便巧妙地避免了一场冲突。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老师说的按下【暂停键】。
那刻起,我就决定报名优势才干课程了。
总有一些选择,让你觉得自己真是太明智了!比如参加优势才干课程。
初选择之抗拒
课程开始之初,我对于自己的才干很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我把我的抗拒告诉了助教豆子老师,她笑说其实很多人一开始都这样,所以才会来上课呀。带着好奇和疑问,我开启了两天的课程。
课上,老师说每位学员随便选张卡片,于是我在众多卡片中,选择了下边这张。
可能是冥冥之中吧!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看到这张图片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飞驰人生”。
之前总觉得应该停下来,先想好自己去哪儿,找到目标后再行动。可是想不明白又没有目标时总是让人很焦虑。朋友说“有没有想过你根本不用想清楚再去行动呢?” 当时的我,还是不太明白。
飞驰人生,可能只有飞驰起来才能到达想要的目的地?带着疑问开始上课ing。
践行中的觉醒
第一天晚上的小组活动,“共建大楼”,使我们每个人的才干在各自的身上暴露无遗。
【排难】、【积极】、【专注】让我在压力状态下不断调整,给自己和组员打气,全力为大楼奋战,然而当得知已搭建好的楼层有误,可能需要拆掉重来、却只有30秒的倒计时时,我下意识地第一个选择了放弃。事后复盘,当观察员跟我提到这一点时,我也有些小震惊,这真的是我吗?不敢相信,我也真的很想能完成啊!平时主张坚持的人,为什么会第一个放弃?带着这个疑问我思考了一晚上。
后来和助教、老师探讨后我终于明白,原来是我的【追求】才干在作祟。当老师提到最后三十秒时,那个想在别人眼中的不同凡响的小火苗瞬间在我心中破灭了,既然无法达成目标,那索性就不做了,至少主动放弃了在我看来好像并不算失败。所以我连最后全力以赴的挣扎都放弃了。
重新上路
虽然当晚的游戏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胜负。
虽然活动之初规则制定得并不清晰,但是才干组合让我在游戏过程中灵光频现,拆弹前行。虽然最后由于追求在作祟,自己的表现也在完美中增添了些许遗憾,但这恰恰让我懂得了:
你的才干≠才干带来的结果
学会让才干为己所用,有意识、有目标地管理才干,而不是任由才干自动驾驶。
命名它,主张它,追求它。
我开始喜欢我的才干了,即使是双刃剑的【追求】,我也喜欢。没有人喝彩的时候,我可以自己来【专注】目标,【积极】赋能,设法【排难】。
人生本该凭优势尽情飞驰,即使目的地有偏差,总有导航仪不断纠正。
只要在路上,就有机会抵达想要的远方!
每个人原本就是不同的种子,都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