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尝试过把自己的电话号码、QQ号码、姓名、车牌号等等这些个人信息在各大搜索引擎里面做过搜索?如果没有,现在拿起手机尝试下,看看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多少。
你应该听说过“表哥” 杨达才,2012年8月26日,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杨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引发争议并被网友人肉出多块名表继而落马。你知道广大网友都是怎么去做人肉搜索的吗?
我做过这样的实验,微信聊天,在知道对方姓名后百度了下,很easy的查到了他在求职网留下的简历,于是个人信息都有了。这个案例很简单,我只是使用了百度这一个搜索引擎,当然搜索引擎种类越多我们获取到的信息点可能也就越多。不要觉得这跟你没什么关系,信息一旦泄露没有什么不可能。
信息时代,实名制,信息泄露无处不在,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威胁,对侵害个人信息处罚偏软让人不胜其烦。作为个人你知道应该怎么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吗?从我自己的理解给出一些建议,可能不全面,欢迎大家补充,我也会随时修改完善。
一、个人信息需要保护好
1. 自己的隐私通常是自己无意中泄露出去的,除了银行网站,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之外,不要轻易在网站上提交自己的真实信息,比如生日,学校,姓名,家庭住址等。姓名和生日是最容易被人知道的信息,用这些数字去做用户名密码,被破解的概率很大。如果已经暴露怎么办?我只能说自求多福,一般网站的account是不能注销的,即使几年不用。恩,删帖删信息倒是可以尝试。
2. 淘宝京东等收货既然必须真实电话,至少姓名不要用真实的。使用假姓名作为收货信息,当有人获取到你的电话号码,想进行诈骗时候,名字对不上号就已经足够引起你的警惕了。另外不告诉陌生人电话号码这点对于女孩子尤其重要。
3. 当别人获取到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无法预知的问题,所以,有需要使用身份证复印件的时候,一定在复印信息上写明再复印无效。请一定对自己身份证妥善保管,不要把身份证随身携带谨防丢失,如果随身携带请不要把身份证和银行卡放在一个地方。这样即使丢失损失也会比较小。
4. 在网络上发帖子,写博客,不要因为你的博客访问人数少不会有人注意就写一些自己的隐私信息,一篇文章一旦发布出去,就无法收回来了,文章会被存档、转载、甚至散布到很多你永远都不知道的网站上,搜索引擎的爬虫会找到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写文章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希望某些人看到你的文章,那么就不要发布它,因为文章迟早会被别人看到的。
5. 谨慎使用位置信息,很多app都有定位功能,在你发布个人朋友圈时候,一定要谨慎使用位置信息,特别是自己的工作地址和家庭住址。
二、终端安全不容忽视
1. 对于不确定安全的免费wifi慎重连接,现在的网吧和网咖还是比较热门,其中还存在不规范的网吧,还有个别人会在网吧安装木马或是记录键盘输入信息的工具,在这样的公共场所使用网络时,不要登陆重要的账号,不要使用支付信息,以免被盗取账号密码等信息。
2. 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我们总是避免不了要安装和使用新的应用程序,在安装应用时都要要小心,擦亮眼睛避免中招。对于电脑端安装的应用,要首先选择官网下载安装,找不到官方下载的要善于查看程序的发布者及数字签名,经过篡改的程序不能安装,一些捆绑软件也要看清楚,有免安装或者单文件的版本可以优先考虑。在手机上安装软件尽量通过官方的软件市场,苹果的app store和安卓的play store都是获取优质软件的好去处,这里要注意的是有条件的安卓用户应选择原版的play store,目前国内版本严重混乱,还是通过官方途径下载安装包较为稳妥。
3. 对产品不了解的用户不要轻易破解手机,例如安卓手机不要随便root,苹果手机不要随便越狱,这样可以减少手机被流氓软件利用的风险。不要轻易开启USB调试模式,iPhone用户也不要随便选择信任电脑,尤其在连接非自己的电脑时更要留心,一旦完全信任电脑就能读取手机的关键信息并在手机里安装应用,应该尽量避免。
最后提供一些技巧。
如何查询自己的个人隐私是否已经外泄?
1、定期使用各种浏览器及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自己的真实姓名。重点查看前三页的内容,看看是否有和自己相关的隐私信息。
2、定期使用各种浏览器及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姓名+个人信息(如个人工作单位、学校、住址、电话号码等)。通过这种组合查询,能较为准确的知道自己信息外泄的情况。
如果个人隐私已经泄露,该怎么办?
1、如果是自己注册了某网站,或者填写的信息,那么直接登录网站进行删除操作(我个人百度知道贴吧信息较多,已删除)。如果不能自行删除可以联系管理员。(好网个人信息已通过联系删除)
2、如果发布在第三方网站,那么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对方网站管理员,要求其删除个人隐私信息(找不到电话就邮件他们support)。
进过这些操作之后,就可以删除已经在网站上索引的个人隐私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搜索引擎网页快照依旧会保留这个信息一段时间(通常是几个月),因此最好能通知要求其在搜索引擎的缓存里也将隐私信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