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被废后,李泰原本以为太子的位置非他莫属了,没想到又跳出来一个李治。李泰的心态瞬间失衡。
其实这个时候李泰的赢面大得多,毕竟立储君的最终权力在皇帝手中,而李世民一直是属意李泰的。如果李泰能够保持定力,一方面有皇帝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嫡次子的出生顺位摆在那里,最终胜出的可能性大得多。
可是李泰太心急了,上位的野望太过热烈,他一连犯了几个错误。
错误之一,大肆寻求政治支持,营造声威。为了迅速壮大实力,李泰吸纳了大量官二代作为羽翼,搞得声势浩大。这些官二代看似一个个声名显赫,实际上都是仗着父辈的恩荫狐假虎威,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而且李泰造出来的这股对夺嫡势在必得的声势还让李世民分外不快,你小子还不是太子呢,就这样大肆铺排,要是你做了太子,不是连我这个老子都不放在眼里了吗?
错误之二,没有看准贞观后期的政治形势,开罪了重臣集团。
李世民是以君臣共治的方式来治理天下的,他大胆放权,使自己的能臣干吏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也是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够迅速见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新旧重臣势力,已经是当时朝堂上最举足轻重的政治集团。李泰大举吸收新兴势力充实力量的做法无疑触犯了重臣集团的利益。因为一旦李泰上位,他身边的那些官二代和新锐势力就将迅速挤掉他们的位置,把他们排挤出权力核心,这个局面是这帮贞观重臣所不能接受的。
错误之三,他对待兄弟的狠辣触及了李世民内心的隐痛。也许是空悬的太子位太让李泰着急上火了,他利令智昏地主动向李世民表明心意,表示自己若当上皇帝,以后一定杀掉自己的独生儿子,让弟弟李治继承皇位。这样的表态当然愚不可及。褚遂良对李世民说,从古到今,还没有见过有人会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传位给弟弟的皇帝。如果李世民要传位于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那么一定先提前安置好李承乾和李治吧。
褚遂良的话让李世民胆战心惊。不错,以李泰的狠决,他一旦即位,一定不会放过曾经与他争夺帝位的李承乾与李治。
就在这时,已经走火入魔的李泰又去威胁李治,说皇帝已经杀死了自己的弟弟李元昌,你难道就不担心自己的性命。年仅十六岁的李治听了亲生哥哥赤裸裸的狠话,吓得一度失魂落魄。李世民发现了李治的异常,一再追问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李治就把李泰的威胁告诉了李世民。
听到李治的哭诉,李世民终于相信褚遂良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让李泰继承皇位,那么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死自己的亲兄弟,让李唐皇室再度上演兄弟相残的惨剧。
相信在那些日子,玄武门前李建成与李元吉死于非命的画面一再出现在李世民的眼前。也可能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充分体会到了当年父亲李渊的心境和感受。无论如何,李世民都不会让兄弟残杀的局面再一次上演了。很明显,立仁慈宽厚的李治,则李承乾和李泰都可以保全。而立李泰,则李承乾和李治都性命难保。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立李治为继承人,有长孙无忌、褚遂良一班老臣辅佐,当前的政治局面可以顺利保持下去,贞观之治的宏图也可以继续延续下去。而一旦李泰继位,一定会对朝堂进行大面积的换血,那么李世民的政治遗产就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了。
所以,从现实和情感出发,李世民只能放弃他最心爱的儿子李泰,而立幼子李治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