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泉证道四句教”被誉为心学思想的总纲,它总括了心学思想的”三观一论”:世间万事万物是无善无恶的(世界观),人的意识会对万事万物做出善恶的评判(人生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知善知恶的标准(价值观),人需要遵循心中的这套标准为善去恶(方法论)。
几万年前的黄昏,四个人类攀上参天大树欣赏落日。落日最后的余晖在人间消失时,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万籁无声。
第一个人类虔敬地说:“感谢神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第二个人类不以为然,纠正他道:“世界是某种物质爆炸后诞生的,与神有何关系!”
第三个人类指着自己的心脏说,“世界是我心的反映。我心在,世界就在;我死后,世界也就没了。”
过了一会儿,最后一个人类从冥思中悠悠醒转,说道:“天地万物本一体,无善恶之分。如果你们觉得世界万物有善恶之分,只是你们的心为它们分出了善恶。倘若心无善无恶,万物就无善无恶。”
这四个人类分别代表着四种不同的世界观:上帝论、唯物论、唯心论和万物一体论。
万物一体,或称为“万物一体之仁”,其实就用“仁”来贯通自己和万物。“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一般而言就是“爱”。中医把手脚麻痹的人称为“不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仁”就是具有痛痒的知觉,以生理的知觉,不断地觉悟道德性的东西,这就是仁。
在心学的思想者看来,这个世界应该是以我为中心,将天地作为躯干,把万物作为四肢百骸,然后用我的“仁”来对待我的躯干和四肢百骸,使躯干和四肢都得到我的仁,并最终成仁。
心作为天地万物的尺度,兼有道德与情感的的双重含义,情感是基础,道德是表现。恻隐之心是情,表现出来就是仁;羞耻之心是情,表现出来就是义,辞让之心是情,表现出来就是礼,是非之心是情,表现出来就是智。
这就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的来源,孔子最先提出“仁、义、礼”,经孟子发展为“仁、义、礼、智”,后由西汉董仲舒发展为“仁、义、礼、智、信”,这时作为封建社会统御万民的“五常”思想也就诞生了。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仁义礼智信”也经过层层包装和粉饰,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万民的思想工具,南宋朱熹对儒家经典重新注释新解,提出“程朱理学”,儒家思想才真正意义上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以此为蓝本,将“科举制”演化为“八股取士”,自此,儒家的思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演变成了阻碍,这也是五四运动倡导“打到孔家店”的由来。
世界是无善无恶的,哲学思想存在的本身也是无善无恶的。一种思想是否有助于人的成长,不在于思想,而在于心本身,在于心所发生的意上。心学将纯乎天理之际、不掺杂私欲的心称为良知,它包含了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这是一种建立在真实情感之上的价值判断,它的感情基础是好恶。
世间之事千变万化,无非是非二字,好恶二字。我们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判断。至于为了验证或者实现这一判断采取什么手段,是直来直往还是委婉含蓄,那就是术的层面,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了。
心学入门集注《大学问》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以至于致知在格物。蓋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功夫所用之条理。”
“想要发扬正大光明的的心性,先要修身,想要修身,需要在格物致知上下功夫,格物致知者,需要在身、心、意、知、物五方面下功夫。”心之形体为身,身之主宰为心,心之所发为意,意之灵明为知,意之附着为物。
意识(意)将心与事(物)连成一体,知(良知)与行(身体力行)一气呵成。我们需要得到真正的成长,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行动能否不被私欲蒙蔽,而与心性合二为一。这就是心学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心学的人生观。意识来源于心,心事无善无恶的,为什么意识会有善恶之分呢?
我们置身于社会,意识的发动有两种情况:由外而内的应物起念和由内而外的心之所发。最常听说的两个词语“触景生情”和“相由心生”很好地说明了意识发动的两种情况。心之所发的意,表现出来的就是仁、义、礼。亲朋有难,伸出援助之手,表现出来的是恻隐之心;不拿取他人财物,表现出来的是羞耻之心;上公交车主动让座,表现出来的是辞让之心。
“知”为是非之心,但并非每个人的是非之心都是合乎良知、合乎心性的。生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思想教育不同,所听、所见、所闻的外在事物不同,这都影响着这可是非之心的判断标准。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善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身处快餐时代的我们,所言所行几乎都处于下意识的行为。随意恋爱谓之开放、言行狂狷谓之豪放,胡说八道谓之博学,喜怒无常谓之自我……这些是非的判断标准受外在环境、外在事物的影响,被私欲蒙蔽,心性本身的指引。
何为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或者说,良知认为错的欲望就是私欲。何为欲望,佛曰:色、声、香、味、触、法,为人之六欲。六欲何来?欲由情来,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良知囊括七情又不滞于七情,囊括六欲又不滞于六欲。良知知是知非,这是它的理性选择,而这种理性选择又建立在好善恶恶的情感基础之上,因此,良知是一种合感性和理性为一体的价值评判标准。
七情六欲都是正常的情感表达,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惧则惧。 但是,情感和欲望的表达需要适度,过与不及都是问题。过度的爱称为溺爱,过度的恨称为诅咒。
《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七情六欲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谓之”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有所节制,谓之”和“。七情六欲的表达符合”中和之道“。秉持这一根本,我们的行为才不会放纵,我们的言语会让人舒服。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之间皆存”中和之道“。
理学和心学重要的两个个区别在于:
1、 理学的世界是朴素唯物论,世界是由器构成的;心学的世界观是万物一体,如果用唯物、唯心来划分,心学的世界观属于朴素唯物论的范畴;
2、 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理学主张“万事万物皆有定理,格物致知向外求、穷极天下之理”;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物理,格物致知向内求,革除心中的私欲,使行为符合内心良知的指引”。
这两年的思想感悟就在此搁笔吧,遑论唯物与唯心,也遑论对与错。哲学虽然抽象,但却和我们日常言行息息相关,我喜欢“心”这个字,虽然抽象却能被我们每个人所感知,它活泼清新、炯然冰洁,与“物”字相比,趣味百倍。
或许,生命的意义,在于保持这颗心不被私欲蒙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