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这个书名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错愕的,母爱不是应该神圣而伟大的吗?反而成了绊脚石了呢?
可就在我最近自我察觉,发现有时候对待女儿好像少了几分温情柔软,多了几分严苛和不耐烦,更甚者还有点恨,恨她自己的主意太多,恨她拖沓不配合不听话,恨她怎么没有按照我的意愿来成长。
这些许的恨,更加触发了我的严苛,以致有时候感觉不到我对她的爱。这一点还是很令人惊恐的。我是生她养她的母亲,如果连我的爱都还带有条件的话,那她在这个世界上还可以从哪汲取最纯粹的,最无暇的爱呢?所以问题一定出在了我的身上。
隐约记得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研究母婴关系的发展障碍对人格及精神病理的影响,提到了妈妈对孩子的恨的原因,也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恨,才不会以爱为名去控制孩子,吞噬孩子。
可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让我释怀,我需要的是,随时都能保持有一份温柔相待的爱,去抱持我的孩子。
或许《母爱的羁绊》里可以让我找到答案。
是的,书里面这样解释到:“自恋母亲会将自己的女儿,而非儿子,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而不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他者。”
我希望她按照我的意愿,我的标准来成长,我不希望她有自己的主见,不希望她对我反抗,我甚至只想看到结果,而不在意她当下的感受。--这些都是我“自恋”倾向的表现。
“自恋”的两大特征就是过分关注自己,过分注重自己的感受;做任何事的考虑角度都从自己出发,很少关注别人。这也是病态的母女关系存在的根源。
母女关系是有双向存在的,向上是自己的母亲于你,向下是你于自己的孩子。倘若是扭曲的爱,是会作为一种痛苦,代代相传的。
书中提到了自恋妈妈的九个特质,并提供了问卷来判断自己的母亲有没有自恋特质。此外,还罗列了自恋像毒刺般存在的十个常见表现;识别是不是自恋的六张面孔;从“镜子”里自我审视的自恋清单等等,让我们向上去回顾自己的母亲,向内去审视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看完这本书,对于我的母亲,陪伴我一路成长过来,给我的印象几乎没有什么“自恋”倾向。这不禁让我感动,我是如此的幸福和幸运,这也是我内心的爱总是充盈富足的原因吧。虽然我自身还是有一些人格障碍,比如“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为什么总是不自信?”但这也仅仅只是无伤大雅的问题。
而我在女儿身上的投射,也并没有那么严重,我的那些问题也只是正常母婴关系中的正常反应,所以我病得很轻很轻,不得不说这给我带来的极大的慰藉。
当然我不能就此自居自傲,而是把“自恋的母爱”作为戒尺,时刻警醒自己。
------------------------
今日写作998字,累计1982字。
今日用时2小时,累计3小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