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断所做的这件事是否长期来看对自己有利。比如同样是刷微博,我是否在为自己筛选信息渠道,这样打开微博碰见的都是深入思考后的感悟,何乐而不为?还是刷微博纯粹是为了看一些第二天就忘了的事。长期以来,区别很大。
2. 看是否有系统有规划。比如是否刻意地从一些角度出发,去寻找、实践、总结、系统化内容。很多人想健身,就是在网上找几个动作,但又不去琢磨这些动作是练什么具体部位,怎么看动作反馈,也不懂饮食营养,结果就是瞎练几天把自己弄伤,或者反馈不理想,然后放弃。
3. 看这件事是否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还是“机械重复”。当然应该多锻炼综合能力,比如写作,并不是只是写就可以,而是需要构思、确定选题、结构化草稿、表达、精进表达、辩证思考这样一种包含各种能力的过程。除此之外,写作也并不是只能用来写日记,而是可以做视频脚本,学术写作等多个场景。相反,机械重复就是指那些工作中“打螺丝”一类的事。
总结一下,长期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是我们考虑是否做这件事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