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浪潮里,我仿若一片随波逐流的孤舟,被推着前行,内心满是矛盾与彷徨。包括此刻!
陪读的日子已悄然走过近两年。每日,夜色常伴我踏上行程,一路上黑黢黢的,寂静又充满未知。可当看到县高校园里灯火通明,莘莘学子奋笔疾书的身影,心中便涌起复杂情绪。这既是希望的灯塔,照亮孩子前行的路,也是沉重的责任,压在我的肩头。
时光匆匆,这看似平常的陪伴,实则艰辛。但当看到同事华勤,老公常年在外,独自一人陪伴孩子近三年,还将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我不禁自惭形秽。在陪伴孩子成长这件事上,我陷入深深的自我审视,既渴望做得更好,却又在日复一日的疲惫中,不知该如何提升,矛盾之感如影随形。
自愿参加的教育评价项目组,同样是我内心的一大困扰。阅读相关书籍时,那些专业术语就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看了又忘,忘了又看,即便读了一系列书籍,却始终无法融会贯通。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更是让我感到举步维艰,每一次的分享,都像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让我心虚不已。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却在前行的道路上屡屡碰壁,犹豫不决,不知该从何处突破。
春节过后,新事物如潮水般涌来。饺子导演的三维动画,王兴兴的机器人机器狗以及DeepSeek的问世,仿佛一瞬间,世界已改天换地。这让我在工作和学习上更加无所适从,不敢轻易下手。我害怕自己的选择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害怕努力付诸东流。在这快速更迭的时代浪潮里,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彷徨之感在心底肆意蔓延。
但在这片迷茫之中,我看到了光。教育评价项目组的李琳老师、郝艳飞老师笔耕不辍,整理着我们日常研读、分享、交流的文字,耐心提取中心话题,将杂乱的思绪梳理成章。闫付庆老师潜心钻研,写出上万字的大部头文章,并在《教师博览》书刊上发表。他们对工作的坚持与热爱,穿透我内心的迷雾,成为我生活中最亮的那束光。他们用行动告诉我,哪怕道路崎岖,只要心怀热爱、坚持不懈,就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彷徨与犹豫,是否只是缺乏那一份破局的勇气和坚持。或许,我该以他们为榜样,在迷茫中坚定地迈出脚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