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成功是令人瞩目的,它将整个地中海世界及其腹地统一到了同一个政治、经济的体制之下,它的统治延续了许多个世纪。然而,它的失败也是影响深远的。二百多年前,爱德华·吉本曾写过一部名著,叙述它的这场“衰亡史”,而这本“新史”又要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或许是换了个角度来理解这段历史,但是对我们而言,二者所带来的教训都是活生生的。
我对此书的特色评价是:用一段时间跨度并不大的历史突显出了一派波澜壮阔的文明图景。
在叙述的时间点上,它有别于其他大多从2-3世纪开始讨论罗马帝国衰亡的作品,而是从4世纪以后直接谈起。我们知道,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陷入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的危机”。而在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国政权,罗马进入了后期帝国时代。为了挽救帝国的危亡,他以及后来在323年掌握了全国政权的君士坦丁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帝国的崩溃,但始终不能解救帝国的危机。395年,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于是统一的罗马帝国最终只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记忆。
但奥康奈在叙述“新史”的时候,却跳过了这个一般作为帝国衰亡苗头的情节,有意地挑取自己所想写的几个世纪进行阐述。而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不仅包含上述的历史,还上起罗马帝国早期两安东尼的黄金时期,直迄东罗马帝国毁于异族之手,举凡此1000多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但我认为奥康奈的意图并不是要破坏我们心目中整段衰亡史的完整性,而是为了突出表达的重点,把自己对整段衰亡史中某些片段最深刻独到的见解分享给读者。这就像一幅山水画,可能你想把眼前所看到的高山流水全临摹下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恢弘大气的派势,但假若你尝试着只画下近处的某个峭壁上的草木,那可能就会使观赏者的思维更加集中,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共鸣。
那么这本书所要阐述的重点又是什么呢?在于“古代晚期”的文明图景。尽管“古代晚期”早已在西方的古典学与历史学中占据一个活跃的领域,但对于广大中国读者而言,它仍然显得比较陌生。“古代晚期”意指古典古代到中世纪之间的期间,地区包含了欧洲的大部分和环地中海地区,历史学者彼得·布朗把这段期间界定在2世纪到8世纪,一般而言这段时期的开端是罗马帝国的三世纪危机,在7世纪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希拉克略在位期间遭受穆斯林入侵结束。
本书以别出心裁的三幕戏形式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第一幕是叙述狄奥德里克时期一个尚未消亡的帝国;在第二幕中,查士丁尼所统治的这个帝国认为它正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而且它的一部分已经消亡了;第三幕,我们将看到经历了各种坏运气后,在格列高利作为最后的执政官的罗马帝国废墟上所发生的故事。所以每一幕都有它的主角,这样的戏剧舞台的结构设计,使读者观赏时脑海里可以有清晰的构架,仿佛身临其境目睹着历史的轮流更替。我们常说人生如戏,而当三个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人物的一生一口气放映在我们面前时,带来的将是思维的激烈碰撞。我们在了解每出戏各自所反映的文明特色的同时,会有意识地用联系的思维去寻找历史事件发生的共通点,经过一番体悟,得出规律。
而当你手执香茗静看这三幕戏从开场演到谢幕,会发现这本书远远不只是局限于为罗马帝国的衰亡长吁短叹,那些字里行间、精美插图里还涌动着以各种形式展现的精彩文化景象,让你观赏并收获到更多。其中在第三篇里有幅插图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是一套小巧的银质镀金的母鸡及小鸡雕塑,精细而华丽,据书中描述很可能是格列高利送给王后狄奥德林达的礼物。这幅图画不仅让我们惊叹当时巧妙的雕刻技术,还能感受到格列高利与王后因为宗教而产生的浓厚情谊。作者想给我们观赏的便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为现今众学者包括作者所热力研究的新兴领域——古代晚期的景象。正是在这风起云涌的500年中,罗马帝国渐渐从中兴走向了衰亡,古典文明在地中海边吟出了最后的晚唱,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结构也逐步奠定了……所以这本书所写时间跨度可能不及其他作品,但却在另一种角度找到了力挽狂澜展现大气的力量。
看似是一湾小河,却有着大海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