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二】感想
道是推动万物运转的力量,可以用能量的形式来辅助理解。人的身体是物质能量蓄积形成的,人的精神也是某种奇特的能量形式,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独特的精神系统。如果对于实相的认知足够的透彻,好像是可以称之为得道,老子把它描述为玄德。这种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子就从六个方面来详细的描述出来了。所以以这六个问题来反问自己,自己修行的怎么样了。
【三】提问
1、得道是什么样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精神和物质相偏离,或者注重在精神修行上而脱离物质世界,或者是注重在物质世界而忽视精神世界,这两个达到融合统一是最好的。人出生的时候,自身是极其的柔和,对于现实的感知很强,也是吸收和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随着人的成长,内在可能会有各种杂念,还有偏见,能否去清理自己的内在,而没有任何杂质吗?与人交往还有去管理等,能否顺应规律做到无为而治?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与天地也还是一个整体,天地也在给人某种指引,天门打开的话,就能够更好的感知这种指引,否则天门关闭的话就难以感受这种指引?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如果认知到实相,认知就是没有极限了,就不会觉得自己还有某种认知的概念。通过这六个问题,可以来反观自己的修行怎么样了。
2、玄德是什么样的状态?
前面六个问题主要是描述个人的状态,后面则是描述个人与外在的关系,得道也就是能够顺道而行。顺道而行,能够去促进生长蓄积,却不会占为己有,有力量去促进事物的运行却不会倚仗自身的力量,促进事物的生长却不会主宰它。这样就是完全与道融为一体,道是促进万物的生长之后就任其自己运行。
3、如何以这一章来指导自己的修行?
虽然老子是在这里描述了六个内容,不过最根本的还是去清理自己的内在,当去除了内在的杂念妄想等,恢复到清净的状态,这样内心自然就是清清楚楚的。个人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物质世界融而为一,精神也可以回到柔和的状态,内心清清楚楚,同样内心也可以更好的感知到现实的变化而去为人处事,可以更好的感知天地的指引,同样认知的也会更加的深刻。老子在这里也只是描述了这种状态,更重要的还是需要自己去不断的清理杂念妄想。所以自己修行也就是守住这个根本的,自然就可以了。
4、如何顺道去作用外在?
自身的能量越强大,也就可以像道一样去创造。创造事物的产生,并促进其能量的蓄积,但是如果是像道一样,却不会想要去占有,也不会倚仗自身的力量而胡乱作为,也不会去凭自己的意志去主宰它。事物自有道在驱动着生长运行。自己之前更多的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在,而后可能就是来更多的察觉人的这种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