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了“让人恼火”的事,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先打一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好像更能解决问题,让他加深印象,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吸取教训,不敢再犯。
棍棒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在我们传统观念中,打孩子好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的家长在打孩子前,心中默念“亲生的,亲生的......”,然后就下不去手了。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上文说“让人恼火”的事,而不说“错事”,因为“错事”本身就是家长的主观感受,带有强烈的个人好恶。家里面不是探讨“对错”的地方。孩子犯错,绝大多数都不是故意为之。
书中讲到,愤怒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在远古时代,人类需要和大自然顽强抗争,愤怒是人类生存和捍卫自己的本能之一。
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极端情绪往往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的“愤怒”,实质是高高在上、拒绝共同担责、和孩子划清界线、把孩子推远的行为。
愤怒时,尝试着把愤怒关进盒子里,而不是随时随地、不加遏制地将它在孩子面前放出来。书中给出的建议是:
愤怒时,先保持冷静。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做,也许我们的愤怒就会烟消云散。
第一,关心对方。先关注孩子,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身体层面的。比如孩子打碎了杯子,先问一句“手被划伤了吗?‘’而不是指责埋怨,“你怎么这么笨啊!”
正常的关心不是溺爱,不要忽略自己该有的第一反应。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父母的关爱。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对孩子安全的关心,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只有这样才有往下沟通的机会。
第二,一起面对。我们常常会让孩子“自己收拾烂摊子”,以便从中得到“教训”,只想着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却常常忘记考虑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第三,事后复盘。如果前两步做好了,理性的复盘就会水到渠成,孩子也不会抵抗家长的说教。
此时可以告诉他们,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类似的问题。比如帮他分析,是不是因为没有好好观察台阶,所以摔跤了;如何观察杯子里的水才能端平不洒?
另外,父母在控制自己愤怒的同时,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这点对孩子至关重要。
书中引用国外研究观点认为,愤怒代表的攻击性,是未来孩子生存和创造力的来源。敢于表达愤怒,也说明敢于做自己,隐藏愤怒指向的是“我不行”。所以小孩子发脾气都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
愤怒如果在童年时不能释放,那么孩子成年后就很容易怨恨父母,自己也会变成看到孩子有一点过失,或反抗就怒不可遏的父母。
太乖的孩子,要注意他们隐藏起来的愤怒,叛逆的孩子成年后反倒不叛逆,并具有鲜明有趣的性格。